-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旱 祈 雨 宋 /黄 公 度 万 顷 膏 腴 欲 圻 龟 ,祷 祠 曾 不 补 毫 厘 。朝 廷 无 事 政 刑 简 ,天 地 何 心 岭 海 饥 。绝 徼 难 逢 霖 雨 手 ,隐 忧 先 到 老 农 眉 。谁 能 鞭 策 卧 龙 起 ,乞 与 滂 沱 一 解 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策(biān cè)的意思:鞭策指督促或激励别人,推动他们取得进步或完成某项任务。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祷祠(dǎo cí)的意思:指祈祷、祭祀的场所或行为。
到老(dào lǎo)的意思:一直到老年
膏腴(gāo yú)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富饶,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丰富。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乞与(qǐ yǔ)的意思:请求给予或索取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隐忧(yǐn yōu)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忧虑或烦恼,不为他人所知晓。
政刑(zhèng xíng)的意思:政治和刑罚。
- 注释
- 膏腴:形容土地肥沃。
圻龟:比喻土地干涸。
政刑简:政治清明,刑法简单。
岭海:指广东、广西等岭南地区。
霖雨:连绵大雨。
卧龙:比喻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
滂沱:形容大雨如注。
- 翻译
- 广袤肥沃的土地期待甘霖滋润,但祈祷并未带来丝毫改善。
朝廷安宁,政令简约,然而天灾频仍,岭海之地正遭受饥荒。
偏远地区难以盼来及时的雨水,农民们的忧虑深深刻在眉宇间。
谁有能力唤醒沉睡的贤才,让他施展才能,以解救这场大旱呢?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旱祈雨》,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诗中描绘了广袤肥沃的土地因干旱而龟裂,尽管人们虔诚祈祷,但似乎并未带来丝毫降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朝廷治理的忧虑,认为在太平无事之时,官府的政令过于简略,未能及时解决百姓的疾苦。他感叹上天无心施雨,使得岭南地区陷入严重的饥荒。
诗中的“绝徼难逢霖雨手”形象地写出偏远地区干旱的严重,而“隐忧先到老农眉”则直接描绘出农民因旱灾而愁眉紧锁的困苦。最后,诗人期盼有人能激发起像诸葛亮那样的贤才,以实际行动解除这场旱灾,让百姓得以缓解饥渴,过上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政治清明的期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赋鸡头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木兰花慢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
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
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
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汉家一论到书生。
六合望澄清。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
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
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