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弛张(chí zhāng)的意思:形容紧张的情绪或状态放松下来。
大汉(dà hàn)的意思:指强大、勇猛、威武的男子。
凋衰(diāo shuāi)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衰弱,失去生机。
方册(fāng cè)的意思:指掌握了各种技能和知识的人。
棼丝(fén sī)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木屑或纤维。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交驰(jiāo ch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交错的样子,也形容人们互相追赶、交往。
孑遗(jié yí)的意思:指孤立残存的、独自遗留下来的东西。
经籍(jīng jí)的意思:指经书和典籍,泛指古代的书籍和文化遗产。
救时(jiù shí)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挽救危机,及时解决问题。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孔席(kǒng xí)的意思:指悬梁刺股、勤勉学习的意思。
明道(míng dào)的意思:指明理智的道理,明确正确的道德准则。
墨突(mò tū)的意思: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优秀,墨迹鲜明。
七雄(qī xióng)的意思:七个英勇的雄壮人物或势力。
秦皇(qín huáng)的意思:指秦始皇,形容统治者权力极大,威严无比。
区中(q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处于中间位置的地方或状态。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设教(shè jiào)的意思:设立教育机构,进行教育活动。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庶物(shù wù)的意思:指一切事物、万物。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涂炭(tú tàn)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困苦、贫穷潦倒的境况。
突何(tū hé)的意思:突然,忽然
颓纲(tuí gāng)的意思:指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征兆。
屯夷(tún yí)的意思:指将军队驻扎在边境,以防备外敌入侵。
五叶(wǔ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五个叶子或五个分支。
兴言(xīng yán)的意思:兴言指的是发表言论,表达意见或观点。
周济(zhōu jì)的意思:周济指帮助困难中的人,给予援助。
席不暇暖(xí bù xiá nuǎn)的意思:指忙得连座位都坐不暖,形容事情繁忙,没有闲暇。
- 注释
- 圣人: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周济:救济帮助。
明道:明白正道。
救时:挽救时局。
孔席不暇暖:形容孔子急于推行他的学说,席子还没有坐暖就离开去下一个地方。
墨突何尝缁:形容墨子四处奔走,烟囱未曾熏黑,表示他很少在家。
兴言:发言、发表言论。
颓纲:衰败的纲纪、秩序。
维:维护、保持。
君臣:君主和臣子,泛指统治阶层。
淫惑:放纵、沉迷于不良诱惑。
凋衰:衰败、衰退。
三代:夏、商、周三朝。
业遽陨:基业迅速衰落。
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国家。
交驰:相互争斗不休。
庶物:万物、众多生灵。
坠涂炭:陷入苦难。
区中:世间。
棼丝:纷乱如乱麻。
秦皇:秦始皇。
燎儒术:焚烧儒学典籍,迫害儒生。
方册:书籍。
靡孑遗:几乎没有遗留。
大汉:汉朝。
历五叶:历经五代。
斯文:这里指儒家文化。
复崇推:再次受到推崇。
乃验:验证。
经籍道:经典教义的道路。
屯夷:兴盛与衰败。
弛张:政策的放松与收紧。
固天意:本是天意。
设教:设立教育制度。
安能持:怎能完全控制。
- 翻译
- 圣人重视救济世人,明了正道以拯救时局。
孔子席子还没坐热就又出发,墨子的烟囱从未因居家而熏黑。
他们发言振作衰败的纲纪,旨在建立稳固的秩序。
君臣放纵于淫乱迷惑之中,社会风气日渐衰败。
夏商周三代基业迅速陨落,战国七雄相互争斗不息。
万物陷入苦难,世间纷乱如乱麻。
秦始皇焚书坑儒,书籍文献几乎被毁尽。
大汉历经五代,儒家学说再次受到尊崇。
验证经典教义,与世道共经兴衰。
政策的松紧本是天意,设立教育怎能一手掌控。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览古十四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历史哲理诗,它通过对古代圣明君主与儒家文化衰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中的文化传承和国家治理的关切。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开篇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圣贤之人对国家社会的关怀与拯救。这里的“周济”指的是广泛的恩惠与救助,而“明道”则是指通过传播正义之道来引导世人。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教诲的怀念。孔子(孔席)的学说如同尚未温暖即被忽视,而“墨突”则是指儒家经典的字里行间,原本应是人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但现在却似乎无人问津。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接下来的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决心,要通过发声讲述来恢复那些已经断裂的道德纲纪,希望能够找到某种支撑或依托。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当时社会风气颓废、统治阶级腐化堕落的景象。诗人批评了统治者和臣子的荒唐行为,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风俗每况愈下。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这里提及的是历史上的变革,从“三代”(夏、商、周)到“七雄”(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诗人通过这种跨越时间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普世万物处于困境之中,好似被火烧毁,连最细小的部分也不复存在,如同纷乱交织的丝线难以辨识。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诗人指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断层。尽管有所残留,但这些经典已是破碎不全。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接着,诗人提到了西汉时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这里“历五叶”可能指的是汉朝历经五代帝王的时间跨度,而“斯文”则是指当时文学和儒学的繁荣。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典籍与道德的重视,以及希望这些文化遗产能够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共同前行。
最后,“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寄托,他希望通过放宽或扩展某种天赋之道来确立教育的基础,使得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被后世所坚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对于儒家文化传承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张倅惠茶
病躯倦甚不举酒,便腹枵然尤爱茶。
淮乡久住已成俗,客至亦复研芝麻。
称重缃奁还入手,知公与我诗情厚。
静无俗驾叩柴关,急遣僧房借茶臼。
易足堂中昼倍长,一杯凉饼补饥肠。
世间万事不挂口,齿颊尽日留甘香。
青奴可怜姑少却,睡魔退舍诗魔作。
诗成吟罢来清风,秋意拂拂生梧桐。
张使君以画屏求题
西湖景物天与奇,岁晚春风常探支。
水边竹外更幽绝,一夜花开南北枝。
何处飞来两鸂鶒,影碎晴波荡春碧。
荷盖凋零荇带寒,徘徊如与花相识。
短屏画手岂无心,待公归赴西湖春。
年年春色花照席,应念挥毫老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