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高士自画琴横膝前对云起求诗》
《刘高士自画琴横膝前对云起求诗》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试向遮岩拥壑时,弄弦调轸按前徽

未须写就多情曲,饶与閒云自在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gāoshìhuàqínhéngqiánduìyúnqiúshī
sòng / shì

shìxiàngzhēyányōngshínòngxiántiáozhěnànqiánhuī

wèixiějiùduōqíngráoxiányúnzàif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前徽(qián huī)的意思:指事物已经出现或发展到一定阶段,但还未达到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情曲(qíng qǔ)的意思:情曲指的是感情纠葛、恋爱情感的曲折变化。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注释
试向:尝试在。
遮岩拥壑:遮蔽山岩和山谷。
弄弦调轸:弹奏弦乐调整音调。
按前徽:按着琴徽。
未须:不必急于。
写就:完成。
多情曲:深情的曲子。
饶与:任凭。
閒云:悠闲的云朵。
自在飞:自由飘荡。
翻译
试着在遮蔽山岩和山谷的时刻,弹奏弦乐调整音调,按着琴徽演奏。
不必急于写下缠绵悱恻的曲子,任凭悠闲的云朵自由飘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刘高士自画琴横膝前对云起求诗》。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

"试向遮岩拥壑时,弄弦调轸按前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似乎正在一个山谷之间,手中拿着琴,在探索和尝试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弄弦"指的是演奏琴曲,而"调轸按前徽"则表达了对音阶和节奏的精确掌控。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厚造诣,也透露出一种追求完美、探索艺术境界的情感。

"未须写就多情曲,饶与閒云自在飞。"

这两句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未须写就多情曲"意味着诗人内心充满了情感,而这些情感无需通过文字表达,就如同一首即兴而发的琴曲,自然流露。"饶与閒云自在飞"则更进一步描绘出一种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情状,诗人仿佛已经融入了那飘逸的云中,与之同行。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音乐创作和演奏的细腻描述,以及与自然景观的对话,展现了一种艺术家特有的感性和超脱。叶适在这里不仅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学和音乐的双重造诣,也传达出一种追求个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谢李宏斋先生

何以答夫子,力学穷朝曛。

瞬息才不学,老与衰相亲。

誓参舞雩乐,胸中长暮春。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五

倚树静看成入定,巡檐对语似谈空。

是花是雪都休问,但觉清香满袖风。

(0)

明教院

宝刹临苍峡,门迎万里船。

湍声沉鸟语,岸沫拥蛟涎。

朝供收崖栗,宵瓶煮石泉。

平生林壑趣,向此合留连。

(0)

仙涌山

龙伯何年钓巨鳌,两峰漂荡入洪涛。

人间灵迹无寻处,仙涌罗浮相对高。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梦雪

问天何事,雪垂垂欲下,又还晴却。

春到梅梢香逗也,尽有心情行乐。

剡曲舟回,灞桥诗在,一笑人如昨。

此情分付,暮天寒月残角。

谁道飞梦江南,群山如画,一一琼瑶琢。

中有玉田三万顷,云是幼舆丘壑。

招我归来,和春醉去,休跨扬州鹤。

万花曾约,酒醒当有新作。

(0)

鹊桥仙·其二辛丑生日小尽月

今朝廿九,明朝初一。怎欠秋崖个生日。

客中情绪老天知,道这月、不消三十。

春盘缕翠,春缸摇碧。便泥做、梅花消息。

雪边试问是耶非,笑今夕、不知何夕。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