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仪未许溪桥隔,柳飐青枝梅放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汉(bì hàn)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春茶(chūn chá)的意思:指春天的茶叶,比喻新鲜、嫩绿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年轻、有活力的人。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旰食(gàn shí)的意思:指因饥饿而无法进食,或因某种原因而不能进食。
光仪(guāng yí)的意思:形容人的仪表端庄美丽,光彩照人。
汉风(hàn fēng)的意思:指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的特点和风格。
河汾(hé fén)的意思:指善于调解争端、化解矛盾的能力。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忘劳(wàng láo)的意思:忘记辛劳努力,不再努力奋斗。
王家(wáng jiā)的意思:指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家庭。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雁阵(yàn zhè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有条不紊地排列整齐。
月河(yuè hé)的意思:形容夜晚的天空明亮如白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时节,河汾之地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行至献王家时所见之景。开篇“三月河汾剩物华”一句,点明时间与地点,以“剩物华”三字,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行行行到献王家”,诗人缓缓前行,直至到达献王的居所,引出下文对沿途景色的细腻描绘。
“清江云护龙眠稳,碧汉风高雁阵斜。”这两句分别从水和天的角度展开描写。清江之上,云雾缭绕,仿佛守护着沉睡的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碧蓝的天空中,大雁排成斜线飞行,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季节特征相结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崎路忘劳因旰食,尘襟乍净有春茶。”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内心的体验。在崎岖的路上行走,诗人忘记了劳顿,或许是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或许是内心得到了某种慰藉。同时,他品尝到了春天的新茶,这不仅解渴,更让心灵得到了净化。这两句通过个人感受的表达,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最后,“光仪未许溪桥隔,柳飐青枝梅放花。”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被外界阻隔,希望与美好的自然景观亲密接触的愿望。柳树轻摇,青枝上绽放着梅花,这一幕既美丽又富有诗意,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高雅品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觉心居士转物轩
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
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霁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
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
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
释迦老子何所见,教谭三百皆方便。
就中一处最亲切,转物不为物所转。
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疏。
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
东山源和尚赞
门里虫,蛊里毒。才过凌霄峰,浑家成不睦。
指白为黑兮质證有头之冤,改调移声兮唱出无谱之曲。
自奉川之富沙以至乎剑池,深处兮有谁共躅。
何须象骨岩高,须知已展不缩。
韶成九包至,樵唱一夔足。家私莫隐,全封半幅。
赞之骂之,口哑舌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