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鼎足(dǐng zú)的意思: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相得(xiāng de)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体更加完美。
鱼水(yú shuǐ)的意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鼎足三分(dǐng zú sān fēn)的意思:指力量、地位或影响力相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 鉴赏
此诗《忠》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忠诚与权谋之间的深刻对比。
“君臣相得鱼水”,开篇即以生动的比喻,将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比作鱼与水,形象地表达了君臣之间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的关系。鱼在水中自由游弋,象征着臣子在君主的支持下得以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
“荆益稍展风云”则进一步描绘了在特定地理环境下,臣子们如何借助有利条件,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这里的“荆益”指的是荆州和益州,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常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英雄豪杰大展身手的舞台。通过“风云”一词,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这些地方的政治局势变幻莫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前后出师二表”提到了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为了完成先帝遗志,六次北伐的故事。这两封著名的“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通过“前后”二字,强调了诸葛亮一生致力于蜀汉事业的决心和毅力。
“始终鼎足三分”则是对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总结。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蜀汉虽小却能与强大的魏国和东吴并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诸葛亮等人的忠诚与智慧。这里“始终”二字,不仅指时间上的贯穿始终,也暗示了忠诚与坚持对于最终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忠诚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同时也赞美了那些在复杂政治环境中坚守信念、勇于担当的英雄人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考功公㦷见示夏峰老人书卷属题长歌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
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
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
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
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
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
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
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
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
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
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
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题康郎湖忠臣庙壁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
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
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
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
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
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
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
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