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与寂寥之感,通过乌衣不再、蟋蟀鸣叫、菊花凋零以及霜降的景象,展现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深刻主题。
首句“乌衣不复见”,以“乌衣”这一意象,暗喻往昔繁华不再,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蟋蟀声近床”一句,通过听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蟋蟀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
“黄花深几许”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此处以“深几许”提问,不仅描绘了菊花的繁盛,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忧虑。而“昨夜一篱霜”则以霜降为背景,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清冷,增强了全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春晚重饮人倚楼题壁
薄雨收尘,画堤影送斜阳骤。
一帘风款飐红垆,垆上新丰酒。人似杨花去久。
但杨枝、青青似旧。旧莺飞到,解甚相思,那般黄瘦。
半晌凭栏,湿云卷尽横栏岫。
晚青吹度隔蘋来,偏弄眉姿秀。短笛渔湾唱又。
缕金歌、重堪闻否。抱觞未醉,一段闲情,已难消受。
冬夜独酌二章·其二
岁寒得静居,敢言吾遇穷。
大江多客船,朔雪近愁风。
冥冥六合飞,天地无停鸿。
我先群鸿归,托根偶忘蓬。
携壶再斟酌,身委何留衷?
隔屋书声孤,能辟霜烟空。
霜烟万里横,斗室春融融。
静者聊倚琴,愁人自闻钟。
北郊作三章·其二
木叶彫已残,朔风尔毋劲。
况予心多愁,未堪役繁听。
感物徒悔劳,持理稍资定。
乾坤有万迁,元气挟全胜。
脱然释我怀,耳目返虚孕。
疾捲天关云,不滓海光净。
寂日供鬯游,吾还鼓佳兴。
行随觅橡童,纡回度松磴。
定海旅中杂述七章·其三
莫嫌市物贵,具备已云难。
流输乏远商,终虑门壁单。
压城数万家,人烟相簇攒。
不知何术存,经变仍能完。
侧耳听路议,亦或呼苦艰。
当较宿昔危,实操分外安。
矧闻赈抚吏,立法有绪端。
行看困泽鸿,重整翀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