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湛民泽》
《与湛民泽》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六经尽在虚无里,万里都归感应中。

若向此边参得透,始知吾学是中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感应(gǎn yìng)的意思:感应指的是一种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此词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无里(wú lǐ)的意思:形容内外空无一物。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中庸是指处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题为《与湛民泽》。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六经尽在虚无里",这里的"六经"指的是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诗人说这些深奥的学问其实寓含在看似空灵的"虚无"之中,暗示了儒家智慧的深远和博大。

"万里都归感应中",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皆有感应的道理,认为世间万象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受天地自然法则的支配。这种观点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交融,即人事与天道的统一。

"若向此边参得透",诗人鼓励人们深入探究这个道理,只有真正领悟到这个层面,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学术追求与中庸之道相契合。"中庸"是儒家伦理学的重要概念,主张适度、不偏不倚,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和行为准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陈献章对儒家经典和道家思想的融合理解,以及他对个人学术修养和道德实践的深刻见解。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示然侍者

以法传法狮子吼,以心传心铁牛机。

十方世界无行路,圆觉空中有路归。

(0)

颂古八首·其四

万物朝元不较他,拈来直截辨誵讹。

游春浪子风流甚,卖弄三文黑老婆。

(0)

闻子规

客情谁是不思归,芳草春深未有期。

昨夜月明啼更苦,山花满树落胭脂。

(0)

宿村庄

蝼蛄偷火照田沟,山鬼移灯上树头。

枫岸夜深茅屋闭,月明沙鸟自相讴。

(0)

看梅杂兴·其三

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无人花自开。

日暮老僧清梵罢,夜深偷照月华来。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九三

幻起有形,智空无名。秋生月窟,云变乾城。

摩娑百战胝瘢旧,向道而今老太平。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