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儿未出窠,已有摩霄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鼻(bā bí)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自负,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高度自负。
八面(bā miàn)的意思:形容面面俱到,周到全面。
法幢(fǎ zhuàng)的意思:法幢是指佛寺中供奉佛像的塔庙。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物。
奋迅(fèn xù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积极努力。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虎子(hǔ zǐ)的意思:指年轻有为、勇猛威武的人。
脊梁(jǐ liáng)的意思:
◎ 脊梁 jǐliáng
[back] 〈方〉∶脊背
脊梁骨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摩霄(mó xiāo)的意思:指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冲破重重困难,势如破竹。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牛气(niú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出强大的气势和自信。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食牛(shí niú)的意思:指吃牛肉,也用来形容吃得很饱。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条白(tiáo bái)的意思:指言辞明白、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隐晦。
掀天(xiān tiān)的意思:形容力量极大,激烈到极点。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迅即(xùn jí)的意思:迅速、立即。
牙爪(yá zhǎo)的意思:指坏人或凶恶的人。
翼成(yì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完善,达到最佳状态。
一条(yī tiáo)的意思:指一条线索、一项规定或一种方式。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幼小的生命展现出的非凡志向和潜力。首句“鹘儿未出窠,已有摩霄志”将鹘(一种猛禽)雏鸟未离巢穴时,便已怀揣着飞向高空的雄心壮志,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不凡追求。接着,“虎子未绝乳,已有食牛气”则以虎崽未断奶,却已显露出吞噬巨兽的气势,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内在力量的觉醒。
随后,“况复羽翼成,况复牙爪备”两句,通过假设幼鸟羽翼丰满、幼兽具备锋利的牙齿和爪子,暗示了成长过程中能力的逐渐完善。紧接着,“奋迅即惊群,八面清风起”描绘了当这些幼小的生命展现出迅猛之力时,不仅震惊了周围,更仿佛能吹起八方的清风,象征着他们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一条脊梁硬似铁,一条白棒掀天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幼小生命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力量,如同铁铸的脊梁和能翻天覆地的白棒,展示了他们不可忽视的存在感和潜力。最后,“相与建法幢,展衲僧巴鼻”表达了与他人共同建立法幢(佛教中指法的载体或法的传授),展现僧侣的智慧和修行,寓意着这些幼小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的力量和成就,也愿意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生命从幼小到成长过程中的不凡潜力和追求,以及在成长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勇气和合作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