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
《霜》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霜威昨夜天区平晓蒿兰一槩枯。

一寤春仁入根本,只凭秋惨及皮肤

寒锋刺甲过矛戟,皓色禁人著鬓须。

料得西风如未紧,且来枝上作明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根本(gēn běn)的意思:完全、彻底的意思。表示事物的根本、本质或者程度极深。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矛戟(máo jǐ)的意思:指战争或争斗中双方相互对峙,准备交战的状态。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皮肤(pí fū)的意思:指外表、表面现象。

平晓(píng xiǎo)的意思:平安无事,安定无忧。

霜威(shuāng wēi)的意思:比喻权威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威力。

天区(tiān qū)的意思:指天空中划定的某个区域,也比喻某个特定的领域或范围。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后万物凋零的景象,以及霜对自然界的深刻影响。首句“霜威昨夜肃天区”以“霜威”点题,形象地描绘了霜降之夜的凛冽之气,使天地间一片肃穆。接着,“平晓蒿兰一槩枯”一句,通过“蒿兰”这一意象,展现了霜降后植物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在霜降之后的衰败与萧瑟。

“一寤春仁入根本”则转而描述了霜降之后,春天的温暖与仁慈似乎也深入到了大地的根本之中,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即使是在严冬之后,春天的生机仍然会重新萌发。接下来的“只凭秋惨及皮肤”,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秋天的凄凉与霜降的直接作用,使得植物表面遭受了严酷的摧残。

“寒锋刺甲过矛戟,皓色禁人著鬓须”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霜比作锐利的寒锋,不仅穿透了植物的外皮,甚至触及到人的鬓须,生动地表现了霜的寒冷与威力。最后,“料得西风如未紧,且来枝上作明珠”一句,想象在西风尚未强劲之时,霜化为晶莹剔透的珠子,挂满枝头,既是对霜降后景象的诗意描绘,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期待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降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而又细腻的感受,以及对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夏日登友人书斋林亭

暑天长似秋天冷,带郭林亭画不如。

蝉噪槛前遮日竹,鹭窥池面弄萍鱼。

抛山野客横琴醉,种药家僮踏雪锄。

众惜君才堪上第,莫因居此与名疏。

(0)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此生今日似前生,重著麻衣特地行。

经乱后囊新卷轴,出山来见旧公卿。

雨笼蛬壁吟灯影,风触蝉枝噪浪声。

闻道中兴重人物,不妨西去马蹄轻。

(0)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

同年多是长安客,不信行人欲断肠。

(0)

润州二首·其二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0)

念昔游三首·其二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0)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