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七宝抵道中村居》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七宝抵道中村居》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有宝真如坻,何为可露奇。

沿途柳作户,到处苇编篱。

不见萑苻警,焉知鼠雀窥。

因思榆社急,风俗淳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淳漓(chún lí)的意思:形容水清澈透明,纯净无杂质。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鼠雀(shǔ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无足轻重,也用来形容人的地位低微、无能。

沿途(yán tú)的意思:沿途指沿着途径的路程或线路。

榆社(yú shè)的意思:指人们相聚、交流的地方或场所。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宝地村庄的宁静与和谐景象。首句“有宝真如坻”,以宝地比喻村庄,形象地表达了对村庄的赞美。接着,“何为可露奇”则提出了疑问,为何如此美好的地方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奇特之处?随后的“沿途柳作户,到处苇编篱”描绘了村庄的自然风光,柳树作为门户,芦苇编织成篱笆,充满了田园诗意。

“不见萑苻警,焉知鼠雀窥”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村庄的安宁与平静,没有外界的纷扰和威胁。最后,“因思榆社急,风俗辨淳漓”则表达了诗人对村庄淳朴民风的感慨,即使在紧急时刻,村民也能展现出淳厚的品德和团结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地村庄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和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青州杂感十首·其七

次第人间事,毋如且挂冠。

青云李生失,紫气汉关寒。

宦薄差相傍,书成已倦看。

揽衣仍嚄唶,愁见万花残。

(0)

途中杂咏·其一

出郭已十里,晨炊犹未烟。

浮云济阳树,残雪欢阴田。

蔓杂钩衣转,坡深隐幔偏。

那能怨行役,马首正茫然。

(0)

将赴青州道别医友王昌年·其二

海内犹烽色,微官到自嗟。

我行何处是,汝返末为家。

落魄交多改,销魂梦转赊。

鸣驺又冲雪,深羡暮栖鸦。

(0)

秋日过于鳞郡斋分韵十二体得门字

握手未能毕,新篘香满樽。

白云供使者,寒色傍州门。

一哂中原过,新诗异代论。

长安故人地,车马自言尊。

(0)

寄潘德元

十上书空就,荷衣太识君。

倦游谗白雪,多路薄青云。

客况难深语,乡书渐怯闻。

还应赋秋兴,或可慰离群。

(0)

余以使事出至蓟门时事大变明卿被谪·其二

诗自先生事,名劳异日论。

众看真长物,老至惜空言。

河岳西来转,星辰北望尊。

尔曹知有尽,那可不销魂。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