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强被却罪,修福只心勤。
十念得成就,化佛自迎君。
安置(ān zhì)的意思:安排、安放
报佛(bào fó)的意思:指报答佛祖或神佛的恩德。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成就(chéng jiù)的意思:指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绩或有所突破的事情。
得病(dé bìng)的意思:指某人患上疾病或生病。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抛却(pāo què)的意思:抛弃、放弃
求神(qiú shén)的意思:求助神灵的指示或帮助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心念(xīn niàn)的意思:指思念、牵挂之情。
修福(xiū fú)的意思:修行积累福德。
须卜(xū bǔ)的意思:须卜是一个古代的相面术语,意为通过观察人的面相来预测其命运和吉凶。
专意(zhuān yì)的意思:专心、用心、专注
专心(zhuān xīn)的意思:全神贯注地专注于某事,一心一意地做某事。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回波乐》中的第七十七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和修行的理念。
诗中首先提到“身强被却罪”,意思是身体强壮的人,如果犯了罪,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接着,“修福只心勤”强调了内心的修行比外在的行为更为重要。通过“专意涓涓念,时时报佛恩”,诗人提倡持续不断地修行,时刻不忘感恩佛法。
“得病不须卜,实莫浪求神”指出生病时无需占卜或盲目求助于神灵,应该相信因果律,认识到疾病可能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接下来,“专心念三报,莫乱自家身”鼓励人们专注于善行,避免自我放纵。
最后,“十念得成就,化佛自迎君。若能自安置,抛却带囚身”表达了通过十次的正念修行,可以得到佛的引导,摆脱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整首诗简洁明了,富有哲理,体现了王梵志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传播。
忽忽天星二十九,当年曾醉琼林酒。
春风射策紫垣深,犹记灵和殿前柳。
与君虽异千佛名,出入南宫同户牖。
春蚕食叶七千人,看君运笔如挥帚。
妙龄忠气轶衡嵩,馀子纷纷真培塿。
那知晚节岱阳城,白发苍颜两閒叟。
君材有如万斛舟,顾我碌碌才筲斗。
时穷壮士或饭牛,遇合封侯起屠狗。
东皋有田供王赋,天寒且辍扶犁手。
寂寥圭窦对书册,火冷灯青夜方久。
先生乘兴肯相过,亦有青钱沽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