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荆 公 祠 宋 /徐 宝 之 草 树 荒 凉 门 半 开 ,管 祠 人 去 不 曾 来 。漫 装 舒 国 簪 貂 坐 ,何 似 钟 山 策 蹇 回 。后 世 诗 名 高 北 斗 ,向 时 国 论 冷 残 灰 。近 儒 作 记 存 东 庑 ,一 丈 寒 碑 立 翠 苔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策蹇(cè jiǎn)的意思:策略困难,计划艰险。形容谋划困难,策略行动艰难。
东庑(dōng wǔ)的意思:指东方国家或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风格。
国论(guó lùn)的意思:指国家的大政方针或国家的政治理论。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记存(jì cún)的意思:记住并保留在心中。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向时(xiàng shí)的意思:指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钟山(zhōng shān)的意思:钟山是指一个高大、威严的山峰,比喻德行高尚、威望卓著的人。
- 注释
- 草树:形容草木凋零。
荒凉:无人打理,显得空旷。
门半开:门没有完全关上。
管祠人:看守祠庙的人。
不曾来:从未出现过。
漫装:随意打扮。
舒国簪貂坐:穿着官服,坐着貂皮垫。
何似:哪里比得上。
钟山策蹇回:在钟山拄杖而归,意指隐居。
后世诗名:后人的诗名。
高北斗:超过北斗星,形容极高。
向时:当时。
国论:国家的议论。
冷残灰:被遗忘,如同冷灰。
近儒:近来的学者。
作记:撰写事迹。
存东庑:保存在东厢房。
一丈寒碑:高大的石碑。
立翠苔:上面长满青苔。
- 翻译
- 草木凋零,门半掩着,看守祠庙的人已经很久没来了。
随意地穿着官服,坐在貂皮垫上,哪里比得上在钟山策杖而归的自在。
他的诗名在后世高过北斗,当时的国家议论却像冰冷的残灰般被遗忘。
近来的学者写下了他的事迹,保存在东厢房里,一丈高的石碑上长满了青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荆公祠的荒凉景象,祠堂门户半开,看守者久未现身,显得空寂无人。诗人感慨地想象如果荆公(王安石)能像当年骑驴归隐那样,坐在简朴的环境中,或许更能体现他的本色。诗人称赞荆公的诗才,认为其名声超越北斗,而他在世时的政论却未能得到当时的认同,犹如冷落的残灰。最后,诗人提到后世学者虽有记录,但祠堂中仅有一座寒碑,被翠苔覆盖,更显孤独与岁月的痕迹。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