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攒梅》
《玉攒梅》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含章妆样几回新,雕琢宜从老斲轮。

镂月曾经玄圃,筑脂应不倩花神。

握瑜怀瑾攒相抱,碎璧零玑缀似真。

却笑陇头吹易落,玲珑欲寄弄珠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雕琢(diāo zhuó)的意思:通过精细的雕刻和琢磨,使事物变得更加完美。

含章(hán zhāng)的意思:指文章、文章内容等具有丰富的思想和知识,有深度,有内涵。

怀瑾(huái jǐn)的意思:怀念已逝的人或事物。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弄珠(nòng zhū)的意思:指玩弄珍珠,比喻玩弄权贵或者玩弄别人。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碎璧(suì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破碎成碎片,比喻珍贵事物的破坏或损失。

玄圃(xuán pǔ)的意思:指经验丰富、学问渊博的人。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妆样(zhuāng yàng)的意思:指外表装扮,形容人的容貌或衣着打扮。

握瑜怀瑾(wò yú huái jǐn)的意思:握瑜怀瑾是指握住宝石和珍贵之物,怀抱着美玉和珍宝。形容人物举止高雅,内心充满珍贵的品德和才能。

鉴赏

这首诗《玉攒梅》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玉攒梅”为题,巧妙地将梅花与美玉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意境。

首句“含章妆样几回新”,以“含章”二字开篇,暗示了美玉的珍贵与华美,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美好的形象,经过多次精心装扮,愈发显得新颖独特。接着,“雕琢宜从老斲轮”一句,运用了“老斲轮”的典故,强调了美玉的雕琢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能呈现出其独特的美感。

“镂月曾经采玄圃,筑脂应不倩花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美玉比作雕刻月光的工具,以及采集玄圃之中的精华,同时又暗示了美玉的质地如同凝脂,不需要借助花神的力量就能展现出其自然之美。这里不仅赞美了美玉的材质与工艺,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握瑜怀瑾攒相抱,碎璧零玑缀似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美玉的形态与布局,比喻为握着美玉与怀揣美玉的人们紧紧相拥,或是破碎的璧玉与零散的珍珠点缀其间,都如同真实存在的景象,表达了美玉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最后,“却笑陇头吹易落,玲珑欲寄弄珠人”两句,以陇头风喻指世事无常,美玉虽玲珑剔透,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原有的光彩。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能够欣赏并珍惜这些美好事物的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妥善保存这份珍贵的礼物。

整首诗通过对美玉与梅花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和陆簿九日二首·其一

西风拂面饮微酣,小摘茱萸手自簪。

极羡酒兼诗共好,正缘人与景相参。

杜门不复贪游赏,落帽无由际剧谈。

叹息登高兄弟远,目随鸿雁过天南。

(0)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其一

清风飕飕竹万个,白日寂寂茅三间。

春深只有鸟呼梦,地僻略无人叩关。

岂但壶中堪避世,也胜图上可游山。

出门回首不能住,输与道人閒复閒。

(0)

即事

故里只十舍,滞留犹未归。

湖山无此好,父子且相依。

白璧难磨玷,黄间暗发机。

平生丘壑在,一笑释前非。

(0)

九月二十九日到思溪庄避人事十月初四日过生朝方归初三日早恕子遣人来送酒食并词二阕因成唐律二首·其二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

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

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

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0)

送简簿·其三

向来倦客寓中都,解后尝瞻五马车。

未敢匆匆致双鲤,烦君先为问兴居。

(0)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其三

长乐觚棱接未央,至尊友爱独贤王。

宫中共用家人礼,日近清光侍太皇。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