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饭有沙二绝·其二》
《饭有沙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厨人淘米淘沙,岂为先生齿牙

烘谷旋舂供晚爨瓶储可笑陶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齿牙(chǐ yá)的意思:指尖锐的牙齿,形容凶恶猛烈的攻击。

厨人(chú rén)的意思:指厨师、烹饪人员。

可笑(kě xiào)的意思:荒谬可笑,令人发笑,不值一笑

瓶储(píng chǔ)的意思:形容容器装满,无法再加东西。

淘沙(táo shā)的意思:淘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通过筛选或过滤来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或人。

淘米(táo mǐ)的意思:指通过筛选、清洗等方式来提取优质的米粒,比喻挑选出最好的或最有价值的事物。

陶家(táo jiā)的意思:指陶瓷家族或陶瓷世家,也可指陶瓷制作工艺高超的人。

晚爨(wǎn cuàn)的意思:指晚饭时间已过,饭菜已经凉了。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生活中的一个日常场景,通过“厨人淘米不淘沙”这一细节,展现了古人对食物处理的智慧与节俭精神。诗人虞俦以幽默而讽刺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厨人淘米不淘沙”,厨人在淘米时并不彻底清除米中的沙粒,这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古代,这种做法可能出于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考虑。古人生活条件有限,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因此在处理食物时会更加谨慎,避免浪费。厨人的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对食用者的不尊重,而是基于对生活的实际考量。

接着,“岂为先生惜齿牙”,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厨人不淘沙的原因。这里的“先生”可以理解为食者,可能是地位较高或年长的人。厨人之所以不淘沙,并非因为怕伤害到“先生”的牙齿,而是出于对食物的节约和对资源的珍惜。这种行为体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后两句“烘谷旋舂供晚爨,瓶储未可笑陶家”,则从更广阔的视角探讨了粮食的处理与储存问题。通过“烘谷”(即烘干谷物)和“旋舂”(随即舂米)的过程,以及“瓶储”(用瓶子储存粮食)的做法,展示了古人对于粮食处理和储存的智慧。这里不仅涉及到了食物的保存技术,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物资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巧妙地传达了古人对资源的珍惜、对生活的智慧以及对未来的考虑,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黄冈杜于皇祠

风微吴楚重遗篇,变雅研寻意渺然。

薇采歌遥青史佚,黍离迹近白门迁。

归来定有千年鹤,生计曾无二顷田。

赢得乡邻留社约,梅花开日荐清泉。

(0)

黄鹂词

楚郊三月多黄鹂,飞上绿杨高树枝。

身轻舌巧羽毛丽,一点深黄露烟际。

趋时应节最善啼,画帘东畔金塘西。

河蒲茸茸吹粉雨,日斜夹看歌童舞。

羁雌几度感黄袍,紫燕前头避伯劳。

凤城箫管听离别,杜宇声传蜀冈血。

樊姬墓草纪南门,客望天涯正断魂。

梁家贵主园林畔,荆棘风摇鹧鸪叹。

可怜昙首泪双悬,美人寂寞花凌乱。

(0)

癸卯闺秋被命东归少穆尚书以诗赠行次韵却寄·其一

秋净天山正合围,忽传宽大许东归。

余生幸保精魂在,往日沈思事业非。

遇雨群疑如并释,抟风独翼让先飞。

河梁自古伤心地,无那分携泪满衣。

(0)

过定州

绁马中山尚戴星,侵寻晓色散林坰。

平沙直走滹沱白,远岫遥连上谷青。

盆石祇今留雪浪,毡椎何处觅兰亭。

煎茶孤负花瓷好,为报邮签不肯停。

(0)

得姬传先生书因寄管异之

记室赋因皇甫重,彦和名藉沈公成。

争如管子才难及,顿使前贤畏后生。

(0)

暮春书兴和潜山丈

淡沱暄风霁景成,幽居阒寂未须名。

苍苔被径少人迹,红雨泼帘多鸟声。

药谱茶经情每寄,吟鞭画舫乐慵争。

无端一晌看花梦,春色分明似锦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