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罗通守来郡养疾》
《喜罗通守来郡养疾》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经年烽火迤江台,作赋难为庾信哀。

屈子搴兰循泽到,王乔脱屣自天来。

壮怀已尽穷生拙,道力能坚旦气回。

万㝢升沈苍狗幻,且招琼管侑清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狗(cāng gǒu)的意思:形容人衰老、憔悴的样子。

旦气(dàn qì)的意思:指早晨的气象或气候。也用来形容事物刚开始或初露端倪。

道力(dào lì)的意思:指道德力量或道义力量。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力能(lì néng)的意思:指有能力,有实力,有力量。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琼管(qióng guǎn)的意思:琼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琼”指美玉,代表珍贵的意思,“管”指管弦乐器,代表乐器的声音。琼管的基本含义是指音乐声音美妙动听,有如琼玉般珍贵。

穷生(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生活。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脱屣(tuō xǐ)的意思:脱去鞋子上的泥土或污垢,比喻去除身上的污秽或不良习气。

王乔(wáng qi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胆识过人。

壮怀(zh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伟的心情。

鉴赏

此诗《喜罗通守来郡养疾》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烽火”、“赋”、“屈子”、“王乔”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首联“经年烽火迤江台,作赋难为庾信哀”,以“烽火”象征战乱,描绘出连年战争的景象,而“作赋难为庾信哀”则借用了庾信在乱世中创作的悲凉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无奈。

颔联“屈子搴兰循泽到,王乔脱屣自天来”,运用了屈原和王乔的典故。屈原以兰花象征高洁,循泽而行,暗喻其高尚品德和不屈精神;王乔则是神仙传说中的角色,脱屣而来,象征着超凡脱俗和自由自在。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古代贤者的高尚情操,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颈联“壮怀已尽穷生拙,道力能坚旦气回”,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深沉思考。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后,他意识到壮志难酬,但依然坚信内在的道力能够支撑自己,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希望和力量。

尾联“万㝢升沈苍狗幻,且招琼管侑清罍”,以“万㝢升沈苍狗幻”描绘了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的景象,暗示人生如浮云般短暂和不可预测。最后,“且招琼管侑清罍”则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共饮美酒,享受当下,寄寓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坚持与乐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新凉二首·其二

菰首初离水,姜芽浅渍糟。

粳香等炊玉,韭美胜炮羔。

露下残芜湿,风生万木号。

从今更何事,痛饮读离骚。

(0)

新作火阁二首·其一

旋设篝炉下纸帘,乐哉容膝似陶潜。

囊中佩药无时服,架上堆书信手拈。

似玉秋菰殊未老,如云宿麦不须占。

扫空祠禄吾何欠,陋巷箪瓢易属厌。

(0)

感事

曾事高皇接隽游,君恩天地若为酬。

济时已负终身愧,谋己常从一笑休。

在昔风尘驰厩置,即今烟雨暗耕畴。

孤愁欲豁宁无地,野店逢僧每小留。

(0)

感旧六首·其五

凛凛隆中相,临戎遂不还。

尘埃出师表,草棘定军山。

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

登堂拜遗像,千载愧吾颜。

(0)

游南塔院

小破文书梦,闲成杖履游。

涧幽泉激激,院静竹修修。

病骨凉如洗,归心浩莫收。

船轻不载石,一叶乱沙鸥。

(0)

野步

蝶舞蔬畦晚,鸠鸣麦野晴。

就阴时小息,寻径复微行。

村妇窥篱看,山翁拂席迎。

市朝那有此,一笑慰馀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