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全文
- 鉴赏
此诗乃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读老子》。诗中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即“言者不如知者默”,意指懂得沉默的人胜过那些喜欢说话的人。这句话似乎是在质疑道家之父老子的行为,因为老子自己虽然主张以静制动,却又留下了五千字左右的著作《道德经》。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可能是在探讨作为哲人和学者是否应该保持沉默不语,或是应当将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传达给世人。老子之所以写下《道德经》,也许正是为了让后世能够了解并践行其伟大的思想,即便他主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诗句中“老君”指的就是老子,他被誉为“知者”,但却又有大量著述,这似乎与他的教导相悖。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引发了对知识传承和表达方式的一种思考:是否所有伟大的思想都需要通过文字来记录和传播?还是说,有些智慧本就应该在沉默中被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老子及其学说的思考,也是对个人修养、知识分享以及语言表达的一种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