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
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建筑物。"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通过对比,将蜿蜒曲折的小路比作盘旋的蟒蛇,将缓缓下降的斜坡比作卧着的巨龟,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柔美与雄浑。"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则引出了时间的深远和建筑物的历史悠久,暗示这里是古老而又幽深的地方。
诗中接着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劳累生活的厌倦。"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感慨于自己出生在一个不太适合自己的时代,且不得不承受长时间的辛勤工作与世俗纷争。
最后两句"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则是对那些身居高位却心怀清净愿望早日归隐的人的一种劝告。这里的“王孙”指的是皇族子弟或贵族后裔,他们如果能够及早摆脱世俗的羁绊,归于自然,那么他们的纯洁不再会被尘世的污秽所玷。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栖栖太学官,日厌尘坌积。
朋游绝经过,都未昧相识。
幸得养疏慵,不能事役役。
天京二贤佐,向晚忽来觌。
笑我似卢仝,环然空四壁。
只欠长须奴,诉尹恶少摘。
移榻近檐楹,谈诗俄至夕。
回车闾巷隘,跛马愁所历。
明朝看苍苔,已觉生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