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赠远二首·其二》
《秋思赠远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芙蕖(fú qú)的意思:指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马台(mǎ tái)的意思:指马蹄踏脚,比喻人才出众,有特殊的才能。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拂云堆(fú yún duī)的意思:形容云层低垂,似乎被人拂动。

翻译
厌倦了攀爬杨柳围绕的清雅阁楼,悠闲地在碧绿的潭水边采摘荷花。
骑马走过走马台,那里已无人踪,只有拂云堆旁的战斗正激烈进行。
注释
厌:不喜欢,厌烦。
攀杨柳:攀折杨柳,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清阁:清雅的楼阁。
芙蕖:荷花的别称。
傍:靠近,依傍。
碧潭:碧绿色的水潭。
走马台:古代的游乐场所。
人不见:没有人在这里。
拂云堆:地名,可能指高耸入云的山丘或土堆。
战初酣:战斗正酣,形容战斗激烈。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和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这两句以轻盈优雅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秋日游赏的情景。诗人在高阁之上,望着垂挂的杨柳,手持轻柔的芙蓉花(芙蕖),身处碧绿清澈的小潭边。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秋天特有的静谧与宁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这两句则是一种意境的转换。走马台是古代驰骋兵马的地方,但现在却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徘徊在这片曾经充满战争激烈气息的地方。"拂云堆畔战初酣"则更为强烈,表达了对往昔战争胜利的回忆和某种程度上的怀旧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点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独自沉浸于自然美与历史回忆中的淡定心态。

作者介绍

王涯
朝代:唐   籍贯:太原   生辰:764~835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猜你喜欢

题蜀江观·其一

光武中兴三十年,愈民痼疾发灵泉。

吾皇何止如光武,瑞井宜通瑞锦边。

(0)

题严子陵钓台·其一

倡周节义有夷齐,钓渭鹰扬可太师。

西汉颓波无砥柱,先生只合一纶丝。

(0)

再赠寻贤相士二首·其二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

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0)

句·其二

红缬退风花著子,绿针浮水稻抽秧。

(0)

閒居

无客访衰残,柴门尽日关。

耽书真是癖,惜酒近成悭。

苔径行搜句,茅檐卧看山。

却嫌明镜里,偏照鬓毛斑。

(0)

题东山

文会得吾党,净居清昼长。

平生爱山僻,暇日聊徜徉。

风流谢康乐,肥遁计亦良。

钟鼎成淹留,江湖晚相望。

山色青未改,山名久愈彰。

松风度晚曲,岩花弄晨妆。

尚疑缥缈人,髻鬟下鸣珰。

凄凉怀古恨,野水涵方塘。

功名不作难,出处何可忘。

人自草木腐,看渠日争光。

香消酒力微,缘阴听圆吭。

悠然发遐想,莞尔还成章。

归途有清泚,濯缨咏沧浪。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