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握发(wò fà)的意思:握紧头发。形容非常紧张、担心或恐惧。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晓发(xiǎo fā)的意思:指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形容行动迅速、果断。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从崆峒山庄进入石莲洞的旅途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黎明前后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理穫期有常,鸡鸣催晓发”,点明了旅程的开始,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接着,“山风何萧萧,蟋蟀吟不绝”两句,通过山风的呼啸和蟋蟀的低吟,营造出清晨山间清冷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茅檐下起身,面对秋月握发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月影渐沈沈,东方犹未白”则将时间推向了黎明的边缘,月光逐渐隐去,东方的天空尚未完全亮起,整个画面显得既静谧又充满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出了一幅清晨行旅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杨中行朝散别试日院中即事
多士分袍日造庭,谈经议法与论兵。
不辞寒夜程文冗,喜见明时道化行。
此日人怀平旦气,他时中有少年卿。
凤毛已饱籯金术,伫听传家振大名。
次韵刘三秀才瑞香二首·其二
玄机冥运依鸿濛,执规岁岁来司东。
乘时剪裁驭大巧,梢头几度铺青红。
匡庐幽香谁见赏,直须为瑞芳华中。
馀寒未尽已烂缦,似领千花修会同。
贵名旧尊木芍药,第品应许居上公。
愿分灵根遍四海,充塞天地皆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