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发》
《早发》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五更霜月白,几度唤长年

不识归心急,犹耽向晓眠。

南风画舫,东日上青天

渐见繁昌邑,三山立岸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繁昌(fán chāng)的意思:充满繁荣和昌盛的意思。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画舫(huà f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超群,出众。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山立(shān lì)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挺拔,气势雄伟。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向晓(xiàng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的时候,表示时间刚过夜晚,天色开始明亮。

心急(xīn jí)的意思:形容内心焦急、急切的状态。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离家启程的心情。"五更霜月白",形象地刻画出黎明前的寒冷与明亮,暗示着诗人已经早早起床。"几度唤长年",表达了对家人的依恋和不舍,呼唤长者可能意味着寻求安慰或告别。

"不识归心急",透露出诗人心中的矛盾,虽然急于回家,但又沉溺于眼前的宁静,不愿立即离去。"犹耽向晓眠",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犹豫和留恋。随着画面转向窗外,"南风随画舫,东日上青天",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旅程,南风象征着前行的方向,东日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

最后两句"渐见繁昌邑,三山立岸边",描绘了目的地的轮廓,繁昌邑繁华而有序,三座山峰静静地屹立在岸边,似乎在欢迎诗人的到来。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启程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送和怡斋牧马塞上

跃马临边塞,将军正少年。

笳声胡地月,雁阵戍楼烟。

万骑连云暗,群歌射猎旋。

送君怜壮志,回首泣青毡。

(0)

宏善寺题壁兼赠昙瑞上人即和壁间惺存居士韵四首·其二

郊园落日怅西风,荒草芊绵曲径通。

一瓣禅龛何处所,上方清磬一灯红。

(0)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其一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

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0)

寄杨文藻三首·其一

一别动经年,相思隔远天。

秋怀闻雁后,春梦落花前。

朗澈黄山月,清吟白马泉。

何时重把麈,樽酒茂林边。

(0)

怀李咏萸

三年别况两心知,南北分驰有梦随。

万里秋风闻雁信,孤灯夜雨坐狐疑。

蒙阳逆旅频增恨,楚水帆樯又系思。

毕竟足音来不远,相逢把酒定何时。

(0)

拟古

嘉林有神龟,豫且纲得之。

宋元感幽梦,解网释其羁。

一蹶终难起,卫平啧有辞。

钻研七十二,谓尔善决疑。

吁嗟乎龟之年,吾不知其几千?

龟之智,吾不知其所以然?

上有桃蓍,下有灵渊,嘘吸导引,潜彼沦涟。

其灵也,若仙泽不产毒螫,若风雨以时而祷。

蛟龙避其巢,人民获寿考。其藏也,人将保汝。

吾闻之,至道者天不绝,服元气者地不灭。

动则与天游,静若养其拙。

奈何甲子重光,得之者昌。内诚不敛,嘉名孔彰。

江神遗之以龙节,河伯导之以鼍梁。

既蹒跚以蹩躄,徒中道而望洋。

能占变,曾不知舞鹤游蜻之先见。

神能感幽,不能禁谣诼流言之相煽。

象有齿,焚其身,蚌有珠,采于人。

龟以明哲不保,又何尤豫且卫平之不仁。

黄犬悲上士,鹤华思华亭。

山藻虽云乐,憔悴墨光荧。

于人何昭昭,于己何冥冥!

抑其处彼尘滓,而不能神游物化,故常受累乎有形。

龟鉴不远,景纯渡江徒遭刑。

龟乎吾将为尔致巫咸,具彼芳馨,招尔魂乎返尔灵。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