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苍蝇(cāng yíng)的意思:形容讨厌、烦扰的人或事物。
撑拄(chēng zhǔ)的意思:指支撑、依靠、倚赖。
大野(dà yě)的意思:大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或荒野,也可引申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顶踵(dǐng zhǒng)的意思:指极为接近或相连的部位,形容事物非常接近或连续不断。
独向(dú xiàng)的意思:独自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或行动。
鹄举(hú jǔ)的意思:比喻选拔人才。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圭组(guī zǔ)的意思:形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济世(jì shì)的意思:帮助解决社会问题,造福人民。
七雄(qī xióng)的意思:七个英勇的雄壮人物或势力。
秦学(qín xué)的意思:指研究秦代历史、文化和学问。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人主(rén zhǔ)的意思:指人为主宰、掌握权力的地位。
守训(shǒu xùn)的意思:坚守传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苏秦(sū qí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过人。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太空(tài kōng)的意思:指的是宇宙空间,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
小儒(xiǎo rú)的意思:小儒指的是年幼的儒家学者,也可用来形容年轻而有才华的学者。
训诂(xùn gǔ)的意思:解释古代文献,特指解释古代文献中字词的意义。
咽咽(yè yè)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悲伤、哭得很伤心。
揖让(yī ràng)的意思:指彬彬有礼地敬让他人,表现出尊重和谦虚的态度。
一小(yī xiǎo)的意思:一小表示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蝇声(yí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声音,也形容非常微弱的声音。
踵行(zhǒng xíng)的意思:指行走时脚跟跟脚尖相接触,形容步履轻盈,行走安稳。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中坐(zhōng zuò)的意思:指坐在中间的位置,也可指居中、中立。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鉴赏
这首诗《感遇十八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创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在寒冷冬夜中孤独读书的小儒士形象,通过他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句“冬夜寒且慄,孤灯爆环堵”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和孤独,通过“孤灯”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中坐一小儒,呫哔良自苦”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小儒士,他在寒夜中独自苦读,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咽咽苍蝇声,思为鸿鹄举”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微不足道的苍蝇之声与鸿鹄高飞的壮志相对比,表达了小儒士虽处困境,但心中仍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问君何所如,苏秦学王诩”引用历史人物苏秦和王诩的故事,苏秦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王诩则以智谋著称,以此激励小儒士要像他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
“顶踵行济世,盍先剌其股”鼓励小儒士不仅要心怀天下,更要有实际行动,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七雄因以争,大野纷羊虎”描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激烈场面,暗示了小儒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可能面临的挑战。
“黑云蔽太空,白骨相撑拄”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死亡,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残酷。
“独向人主前,揖让摇圭组”表达了小儒士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效力。
“方复笑穷巷,终身守训诂”则是对小儒士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既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小儒士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抉择,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蒲石轩
青青水中蒲,磊磊涧边石。
托根相依倚,出处同所适。
托根各有宜,出处亦有时。
昔也俱弃捐,瓦砾沉污池。
今登君子堂,璠玙等奇玩。
灌以清冷泉,藉之青玉案。
蒲根朝润石,石罅朝云阴。
嘉名揭华扁,允矣君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