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入(bìng rù)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布鼓(bù gǔ)的意思:指用布制成的鼓,比喻虚张声势,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噌吰(cēng hóng)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嘈杂。
长舌(cháng shé)的意思:形容说话多嘴、爱说闲话、喜欢挑拨是非的人。
春潮(chūn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蓬勃发展的势头或气势如潮的景象。
广长(guǎng cháng)的意思:广泛而长久。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淋铃(lín líng)的意思:形容雨水下得很大,声音像敲铃一样清脆。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鸣镝(míng dí)的意思:指发出声音,表示抗议或表达不满。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射圃(shè pǔ)的意思:射箭打中野鸟,比喻能力高强,技艺精湛。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震霆(zhèn t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或气势极为威猛、强大。
镇长(zhèn cháng)的意思:指镇级行政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泛指其他地方行政单位的负责人。
子亭(zǐ tíng)的意思:子亭是一个古代建筑名词,指的是一种小型的亭子。
广长舌(guǎng cháng shé)的意思:指人言多而言杂,喜欢多嘴多舌,善于说闲话。
雨淋铃(yǔ lín líng)的意思:形容雨点落在铃上发出的声音,比喻有人受到指责或批评。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台阳八景之一的“涛声日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存。诗人余文仪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声响与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涛声日夜镇长听”开篇即点明主题,涛声不绝于耳,仿佛是大自然永恒的低语,引人入胜。接着,“偏聚凌虚君子亭”一句,将视线转向一处高雅的亭阁,暗示着此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聚焦点,也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所在。
“淅沥乍惊风折笋,噌吰疑是雨淋铃”两句,运用拟声词“淅沥”和“噌吰”,形象地描绘了风吹竹笋和雨打铃铛的声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感和韵律感。这里,诗人通过声音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近连射圃乱鸣镝,并入春潮沸震霆”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射箭场的声音与春潮的轰鸣相提并论,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不同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自笑巴音同布鼓,广长舌愧吐莲青”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才学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巴音”和“布鼓”都是比喻,前者可能指拙劣的模仿,后者则是对自身才能的谦称,而“吐莲青”则象征着诗人希望如莲花般纯净,吐露真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谦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钱塘潮送王缮部赴浙江分司
燕京八月风呼号,枯桑古柳纷飘摇。
茫然送客感秋思,万里忽忆钱塘潮。
钱塘潮势秋中盛,家家看潮箫鼓竞。
星向海门转玉衡,月当天峤悬冰镜。
冰镜玉衡寒荡摩,江光潮气横天河。
空迎登丘望远海,安得挂席浮长波。
羡君白舫乘秋风,南眺钱塘烟雾中。
想归帝阙誇奇览,定赋观潮大海东。
送孙郎中子源录刑江南
金虎戒西维,蓐收整严辔。
大司告祥刑,狴犴宣幽气。
际海帱皇休,偏遐靡不忾。
穆哉画象仁,在宥群生暨。
于绎江之南,帝甸交华裔。
地大物以厖,民嚚俗始异。
孰使丽爰书,纷然籍狱吏。
纶言涣圜棘,星车动轩轾。
奏谳布矜慈,罗拘荡冤滞。
鹰鹯竞草飞,豺兕恣林噬。
行矣慎平反,乱庶方螗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