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春心(chūn xīn)的意思:指人在春天时由于受到春天的影响而心情愉快,充满了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故作(gù zuò)的意思:做作,不自然地表现出某种态度或情感。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客恨(kè hèn)的意思:指客人对主人的怨恨或不满。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先自(xiān zì)的意思:先自在这里指的是自己先行动起来,率先做某事。
雅意(yǎ yì)的意思:指文雅、高尚的情趣和意境。
詹尹(zhān yǐ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出众,能力超群。
- 翻译
- 听说花朵盛开在花都,狂风却故意挑起争斗。
春天的心意已开始消减,客居的愁绪更加难以收敛。
无法避免极度的饥饿与寒冷,只能永远像被埋没一样度过。
无需询问占卜者詹尹,真正的雅趣在于那仙人居住的丹丘。
- 注释
- 花都:古代对长安或洛阳等繁华城市的美称,这里指代繁华之地。
故作:故意表现出某种行为。
春心:春天的情感,此处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客恨:旅居他乡的愁苦之情。
埋瑸:比喻困顿、不得志,如同被埋没。
詹尹:古代著名的占卜家,这里泛指占卜者。
丹丘: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象征理想的生活或仙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偶作二首(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遭遇狂风侵扰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春光被破坏的惋惜以及自身的客居愁绪。"闻道花都发,狂风故作雠",形象地写出花朵盛开之时,却遭受狂风无情摧残,仿佛风有意与春花为敌。"春心先自薄,客恨更难收",诗人感叹自己的游子之心因春情凋零而更加消沉,客居他乡的愁苦难以排解。
接下来的"不免饥寒甚,永同埋瑸休",诗人寓言自己在生活的困顿中,如同被埋没的草木,只能忍受饥饿和寒冷。最后两句"何须问詹尹,雅意在丹丘",诗人表示无需去寻求占卜者的安慰,他的志趣和理想寄托在那如仙人所居的丹丘,流露出超脱尘世的高雅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超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多愁值雨中。
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