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四》
《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四》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至道无闻力行神交千载独周程。

直教俯仰无愧,始是堂堂世上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力行(lì xíng)的意思:指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去行动。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名为《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至高道德境界的追求与实践,以及通过内心神交古人,达到超越世俗的修养。诗文简洁而深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至道无闻昧力行”,开篇即点明了追求至高道德境界的道路并非通过言语或听闻,而是需要亲身实践,不被表面的迷惑所蒙蔽,真正地去行动。这句诗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神交千载独周程”,接着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通过内心的神交,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共鸣,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和智慧。这里的“周程”可能指的是周公与程颐,两位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们作为道德典范,成为了诗人内心神交的对象。

“直教俯仰浑无愧”,进一步阐述了在这样的道德修炼过程中,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应当毫无愧疚,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外界的评价,都能够坦然自若,无所畏惧。这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行为的坚定信念和自我认同。

“始是堂堂世上英”,最后以“堂堂世上英”总结,意指经过这样的道德修炼和实践,一个人最终能够成为世间的杰出人物,不仅在道德上有所建树,更在人格上展现出高尚的品质。这一句既是对个人道德追求的肯定,也是对实现道德理想后社会价值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修养的内在过程和外在表现,强调了实践、神交古人、无愧于心以及成为道德典范的重要性,展现了方孝孺对于道德哲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雁侧风前字,烟凝雨后情。
不知谁氏子,持钧立江城。

(0)

易道录招饮五首

诗酒交游如骨肉,江湖聚散似云萍。
已烦鹤唳供头盏,且借岚光作画屏。

(0)

有怀聂尉五首

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0)

自赞三首

日月藏瓢里,溪山挂杖头。
有些难说处,夜夜是中秋。

(0)

八曲鼓楼岩

万太高岩耸石楼,云翚烟桷瞰寒流。
幔亭昔聚曾孙宴,石鼓拿归古渡头。

(0)

次韵王将仕二首

散发披襟乐醉乡,从朝笑语到斜阳。
坐来一片蝉声久,未信人间有此凉。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