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墙有茨》
《墙有茨》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gyǒu
xiānqín / shījīng

qiángyǒusǎo
zhōnggòu[1]zhīyándào

suǒdàoyánzhīchǒu

qiángyǒuxiāng
zhōnggòuzhīyánxiáng

suǒxiángyánzhīcháng

qiángyǒushù
zhōnggòuzhīyán

suǒyán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可道(kě dào)的意思:指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中冓(zhōng gòu)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纯良,不受外界诱惑和腐蚀。

中冓之言(zhōng gǒu zhī y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富有智慧,能够引人共鸣或启发思考的言论。

注释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茨:植物名,蒺藜。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
中冓:内室,宫中龌龊之事。
道:说。
所:若。
襄:除去,扫除。
详:借作“扬”,传扬。
束:捆走。
这里是打扫干净的意思。
读:宣扬。
注释2

茨(cí):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

埽:同扫,清除。

中冓(gòu):内室,宫中龌龊之事。道:说。

所:若。

襄:同攘,除去。

详:借作“扬”,传扬。

束:捆走。

读:诵也。

翻译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扫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说出口。如果真要说出来,那话就难听死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除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没有办法打捆走。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不能对人说。如果真的传开来,简直就是羞辱啊。
译文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扫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说出口。如果真要说出来,那话就难听死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除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墙上长满了蒺藜,没有办法打捆走。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不能对人说。如果真的传开来,简直就是羞辱啊。

赏析

这首诗内容与《邶风·新台》相承接,主要意思是讽刺宣姜(齐女)不守妇道,和庶子通奸,其事丑不可言。诗以墙上长满蒺藜起兴,给人的感觉,卫公子顽与其父妻宣姜的私通,就像蒺藜一样痛刺着卫国的国体以及卫国人民的颜面与心灵。

全诗一唱三叹,在反复重复的数落中,一层层加深着对这一宫廷丑事的批判。在结构上,叠咏而意义递进,无论在内容、思想感情上都是一层深过一层,有效地增强着诗歌的讽刺力量。诗中之“不可埽”、“不可襄”、“不可束”,表面上写墙茨之延伸愈来愈长,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际上是比兴卫公子顽与其父妻私通已经到了无耻糜烂、昭然无忌的程度。诗中之“所可道也”、“所可详也”、“所可读也”,表明人们对这种宫廷丑事的议论,在一步一步的升级,几乎已经尽人皆知了。诗中之“言之丑也”、“言之长也”、“言之辱也”,写人们对于这种宫廷丑闻的感情态度,由丢脸、气愤到感到耻辱,真有一人之祸,祸及国体的感觉。

此诗三章重叠,头两句起兴含有比意,以巴紧宫墙的蒺藜清扫不掉,暗示宫闱中淫乱的丑事是掩盖不住、抹煞不了的。接着诗人便故弄玄虚,大卖关子,宣称宫中的秘闻“不可道”。至于为何不可道,诗人绝对保密,却又微露口风,以便吊读者口味。丑、长、辱三字妙在藏头露尾,欲言还止,的确起到了欲盖而弥彰的特殊效果。本来,当时卫国宫闱丑闻是妇孺皆知的,用不着明说,诗人特意点到为止,以不言为言,调侃中露讥刺,幽默中见辛辣,比直露叙说更有情趣。全诗皆为俗言俚语,六十九个字中居然有十二个“也”字,相当今语“呀”,读来节奏绵延舒缓,意味俏皮而不油滑,与诗的内容相统一。三章诗排列整齐,韵脚都在“也”字前一个字,且每章四、五句韵脚同字,这种押韵形式在《诗经》中少见。

鉴赏

这首出自《诗经》的古诗,以“墙有茨”作为反复的句式,通过对比墙上长满荆棘与中庭之言的不可道、不可详、不可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于言语不当或过度的谨慎态度。每个部分都设定了一种限制,即在特定的情境下某些话是不应该说出来的,强调了说话的分寸和适时性。这首诗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言谈之道的审慎与尊重,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句·其十七

漫取忠臣比芳草,不知谗口起椒兰。

(0)

古瓦砚诗·其一

邺城宫殿久荒凉,缥瓦随波出禁墙。

谁约藓文成古砚,放闲裁破碧鸳鸯。

(0)

端午词·其三御阁

乍结香茅祈福寿,更缠金缕贡芳新。

丹台素有延生箓,岁岁迎祥在此辰。

(0)

鹿葱花

宫后扇开青雉尾,羽人衣剪赤霜文。

农皇药录真无谓,不向萱丛辩纠纷。

(0)

菩萨蛮·其三

鸾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

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

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

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0)

清平乐·其三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