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丁司训器之赴建平》
《送丁司训器之赴建平》全文
明 / 潘希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几年场屋才名,教铎初持向建平。

燕市浊醪旧雨,潞河文鹢新晴

通家有分三世游宦无端两京

珍重青毡携去好,讲坛高拥六经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讲坛(jiǎng tán)的意思:指公开演讲或讲座的场所。

旧雨(jiù yǔ)的意思:指旧日的朋友、旧时的情人或熟悉的事物。

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青毡(qīng zhān)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在古代举行宴会时所用的铺在地上的毡子。也用来比喻庄重、隆重的场合。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文鹢(wén yì)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精美动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新晴(xīn qíng)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出现。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游宦(yóu huàn)的意思:指官员在各地任职、巡游,以及游历各地,体验不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浊醪(zhuó láo)的意思:指酒质劣劣,喻指事物的质量低劣或品质不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潘希曾为友人丁司训器之赴建平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首句“几年场屋擅才名”赞扬了丁司训器之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的才华和声名,暗示他在学术和仕途上已有一定成就。次句“教铎初持向建平”表达了他对丁司训即将前往建平任职教育职务的期待。

第三句“燕市浊醪谈旧雨”描绘了他们在北京城中的相聚,以浊酒叙旧,如同老朋友般亲切。第四句“潞河文鹢泛新晴”则借潞河上泛舟的新晴景象,寓意丁司训此行将开启新的旅程,充满希望。

“通家有分垂三世”表达出他们两家世代交情深厚,第五句“游宦无端隔两京”则感慨因仕途变迁使他们暂时分隔两地。最后一句“珍重青毡携去好,讲坛高拥六经横”寄语丁司训要珍惜这份学识,希望他在建平的讲坛上弘扬儒家经典,显示出对友人的期许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丁司训的才学,又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友人新任的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对教育事业的尊重。

作者介绍

潘希曾
朝代:明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猜你喜欢

和钟漕汝强四首·其三

风日薰薰草树深,黄鹂迁木送新音。

有怀春服成雩咏,遥想青山伴醉吟。

诗老幽栖虽地僻,圣君高拱正天临。

未须静处论方药,会见蒲轮远访寻。

(0)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五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

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

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0)

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正论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

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

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0)

题指南轩二绝·其二

轩辕逸驾已旋归,赤水玄珠却背驰。

南去北来何处是,坐令杨子泣多岐。

(0)

和叔夏十绝·其七游碧玉泉

种竹何时匝两垠,只今疏翠已情亲。

会看染合全溪影,照映来游碧落身。

(0)

和余汝霖雪七绝·其四

周宣辟国号中宗,六月兴师洒汗同。

莫为苦寒辞出塞,采薇归戍亦论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