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大轴(dà zhó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庄重、严肃。
地理(dì lǐ)的意思:地理是指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分布、空间关系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斗升(dòu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升高、提升,形容力量或地位逐渐增强。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涸辙(hé zhé)的意思:指水沟或车辙中的水干涸了,比喻没有水可用或没有办法继续前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肌骨(jī gǔ)的意思:形容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合,比喻关系密切、紧密结合的情感或关系。
机轮(jī lún)的意思:指机械设备中的齿轮,比喻关键或重要的角色或组成部分。
康庄(kāng zhuāng)的意思:指安康、安乐、幸福的场所或状态。
枯鳞(kū lín)的意思:指事物的残缺、不完整的部分。
苦雨(kǔ yǔ)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痛苦的经历。
理学(lǐ xué)的意思: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之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追求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沦落(lún luò)的意思:指人从富裕、尊贵的地位陷落到贫困、卑微的境地。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骑箕(qí jī)的意思:指行为不端,不守规矩,无礼貌。
峭寒(qiào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逼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青囊(qīng náng)的意思:指藏医的药囊,比喻珍贵的秘密或宝贵的智慧。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儒先(rú xiān)的意思:指儒家思想或儒家学派在某个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山崖(shān yá)的意思:山崖指的是山的陡峭峭壁,比喻困境、危险或难以逾越的境地。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升水(shēng shuǐ)的意思:指水位上升或涨潮的现象,也比喻事物的发展或情势的变化呈上升趋势。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宿知(sù zhī)的意思:指人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为书(wéi shū)的意思:为了书籍而努力、奋斗。
乌鸢(wū y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与其内在品质不相符。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先辈(xiā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地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高的人。
遗编(yí biān)的意思:指留下来的残篇,也指作者的遗著。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赠言(zèng yán)的意思:
◎ 赠言 zèngyán
[words of advice given to a friend at parting]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中吴(zhōng wú)的意思:中吴是指位于中国中部的吴地,也用来表示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之间的边界。
转移(zhuǎn yí)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
地理学(dì lǐ xué)的意思: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地球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天下士(tiān xià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德行高尚的人。
-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相地余君祥赠言卷》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余山人的敬仰和感慨的诗。首句“我早不识余山人”,诗人自谦表示对余君的了解甚晚,接着通过“湖海名知三十春”描绘了余君的名声远播,足迹遍布各地。诗人赞赏余君广交天下贤士,不辞辛劳,“闻其欲识天下士,不厌四方走踆踆”。
诗中“朅来中吴春苦雨”描绘了余君来访时江南春天阴雨连绵的环境,而“雨窗峭寒肌骨皴”则写出诗人感受到的寒冷与艰辛,但余君的赠言“袖有赠言成大轴”却让诗人感动至深,然而“读未卷终伤我神”又暗示了赠言中的内容可能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诗人感叹“儒先沦落日已尽”,自己如同枯鳞般孤独,生活困顿,“涸辙曾无斗升水,破靴厌踏康庄尘”。他自述曾精通道家学问,能洞察天地变化,但如今却处境艰难。诗人以“黄箸定钤司马氏,青囊为书郭景纯”两位先贤自比,表达对余君才华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后继无人的忧虑。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两眼炯秋月”,遍览世间,但前辈凋零,后生难有出头之日,发出“何处青山可埋我”的疑问,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以及对身后事的担忧,希望能在一处不受打扰的地方安息,以免招致乌鸢蝼蚁的侵扰。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才子命运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徐原一亚卿得双生子
画堂俯通逵,佳气日葱茜。
襁褓忽双生,彷佛蚌珠见。
凭谁分伯仲,婉娈如一面。
主人廊庙姿,慷慨济时彦。
及此熊罴祥,那觉鬓丝变。
升升骐骥种,采采芣苢眷。
坐令阀阅家,远迩一惊羡。
纷纭会汤饼,箫管动庭院。
末由充贺宾,追逐叨一面。
为赋瓜瓞篇,迂迟笑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