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孙忠靖公遗像并墨迹诗册·其一》
《题孙忠靖公遗像并墨迹诗册·其一》全文
清 / 曹秉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无计挽乾坤悲风雁门

尺书徒促战,一剑痛衔恩

竹寺诗中影,萧关月下魂。

今生气在,成败不须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成败(chéng bài)的意思:成功和失败。

尺书(ch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短小。

今生(jīn shēng)的意思:指当前这一生,表示此生此世,表示某种情感或命运的注定。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生气(shēng qì)的意思:指人因愤怒或气愤而产生的情绪。

衔恩(xián ēn)的意思:表示心怀感激,对别人的恩德心存感激之情。

萧关(xiāo guān)的意思:形容边疆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竹寺(zhú sì)的意思:竹寺是指建在山间、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秉哲对孙忠靖公的怀念之作。诗人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对孙公无法挽回历史局势的感慨,"无计挽乾坤"表达了对孙公无力改变国家命运的深深遗憾。"悲风吊雁门"则借雁门关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象征着孙公的英勇与无奈。

"尺书徒促战"写出了孙公即使在通信中也急于求胜,但战争的结果并未如愿,"一剑痛衔恩"则表达了孙公对于未能报答国家和人民恩情的沉痛心情。接下来,诗人通过"竹寺诗中影"和"萧关月下魂",将孙公的形象与诗意的环境相结合,寄托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对他在诗中的永恒精神的赞美。

最后两句"至今生气在,成败不须论",诗人认为孙公的精神犹在,无论成败,他的气节和付出都值得尊敬,表达了对孙公高尚人格的肯定。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挽歌,展现了诗人对孙忠靖公的敬仰和哀思。

作者介绍

曹秉哲
朝代:清

(?—1891)清广东番禺人。同治四年进士。官编修。光绪间补河南彰卫怀道,值沁河决口,秉哲冒险抢修,又妥理赈务,百姓受惠。调署开归陈许道,修防黄河两岸,亦有成效。尝刻前人治河诸书,以备后任参考。官至山东按察使。
猜你喜欢

庆宫春

岸苇平潮,渚莲销粉,暮云作尽秋色。

凉入空江,萧萧夜雨,短蓬清溜自滴。

记曾分手,黯春绪、垂杨未碧。

山围依旧,偏是孤灯,照愁今夕。

旅怀坐对茫茫,白发新添,此情谁识。

连环解赠,淩波去后,岭竹斑痕犹积。

袖罗香减,怅天远、难凭雁帛。

初寒清警,幽梦醒时,隔江闻笛。

(0)

木兰花慢

春明门外路,看迤逦,接天涯。

任当道豺狼,处堂燕雀,起陆龙蛇。莫邪。

且藏匣底,饱河鱼,洛笋即为家。

满载英华书画,閒吟嵩少烟霞。京华。聚散等抟沙。

世事一长嗟。是楚泽椒兰,齐邱松柏,秦国蒹葭。

灵槎。不浮天上,铸玲珑、无术教皇娲。

他日刘郎重到,玄都认取桃花。

(0)

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其一

君权无上侠魂销,荆聂芳踪黯不豪。

如此江山寥落甚,有人呼起大风潮。

(0)

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其二

匈奴未灭敢言家,揽镜犹言鬓未华。

赤县无人存正朔,青衫有泪哭琵琶。

入山我愿群麋鹿,蹈海君应访斗槎。

留得岁寒松柏在,任他世网乱如麻。

(0)

题赵叔雍高梧轩图

誓卜幽居傍湖曲,画手设施无不足。

挺立长梧凉压屋,旁罗矮细千竿竹。

层层都活石气中,夜捲秋声入吟腹。

楼台窈窕出晴雨,山水氤氲界边幅。

应带坡公葑草堤,恍接逋仙梅花麓。

英妙少年亦痴绝,要令梦染灵峰绿。

异时朱况两秃翁,携访赓歌任沉陆。

(0)

暮春抵沪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园泛舟小溪作

海雨歇游氛,天清楼阁晓。

胜侣挟俱出,飞车疾于鸟。

郊原青茫茫,晴烟笼未扫。

新园初挂眼,篱下江流绕。

魔舞夺闲地,犹留玩芳草。

层坡耸孤亭,石窟穿窈窕。

把茗眺云物,人影栖木杪。

登降随仕女,写我溪光好。

艇子趋凫鹥,残阳满怀抱。

回复迷所历,四照俨蓬岛。

漠漠濠梁趣,恢恢劫尘表。

馀兴杂棹讴,忘归不知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