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太史归毗陵·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桄榔(guā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言辞刻薄,毫不客气。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栖憩(qī qì)的意思:安定、安居。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无凭(wú píng)的意思:没有凭证或证据。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重话(zhòng huà)的意思:指言辞严厉,语言刻薄,言辞重重。
- 鉴赏
这首诗以隐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归隐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自种因缘亦似僧",诗人以僧人自比,暗示自己如同僧侣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修为,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丈夫身世岂无凭",则表达了对人生经历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个人在世间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
"桄榔林下堪栖憩",形象地描绘出归隐者选择在桄榔林中安身立命的情景,桄榔树象征着坚韧与宁静,暗示了归隐者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内心的平和。"重话菩提一夜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菩提”这一佛教词汇,寓意着对智慧与觉悟的追求,而“一夜灯”则可能象征着彻夜不眠的思考与领悟,或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对归隐者生活状态的赞歌,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探索与自我超越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