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寸草(cùn c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国珍(guó zhēn)的意思:指国家的珍宝,国家的宝贵财富。
径寸(jìng cùn)的意思:形容非常短小,微不足道。
骏骨(jù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强壮,身体健康。
路隅(lù yú)的意思:指路边的拐角处或道路的边角。
马刍(mǎ chú)的意思:指马的饲料,比喻微薄的报酬或微不足道的利益。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神马(shén mǎ)的意思:神马,是中国网络流行语,用来指代“什么”或“任何东西”。它的字面意思是“神马”,但在实际使用中,它常常用来表示对某个事物的不重视或不屑一顾。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时为(shí wéi)的意思:指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是某种情况的时候。
衰落(shuāi luò)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民族、事物或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渐衰退和没落。
枉诛(wǎng zhū)的意思:指无辜被冤杀或冤枉的人被处死。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遭枉(zāo wǎng)的意思:受到冤枉待遇,冤屈受辱。
- 鉴赏
这首诗《春感四章(其四)》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以苜蓿这一植物为切入点,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描绘了苜蓿这种植物的广泛分布,它源自遥远的西域,如今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这既是对苜蓿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历史流转、文明传播的感慨。
接着,“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一句,将苜蓿与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联系起来,神马曾以苜蓿为食,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苜蓿虽小却曾为珍贵之物的怀念。同时,也隐喻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以及历史上的辉煌与今日的平凡之间的反差。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骏骨指的是骏马的骨骼,这里借指曾经辉煌的事物或人物。骏骨已经朽去,那些曾经践踏过它们的人却遭受了不公正的惩罚。这不仅是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批判。
最后,“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强调了事物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曾经作为国家珍宝的苜蓿,如今却被人遗忘,被丢弃在路边。这既是对于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也是对于社会变迁、时代更迭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苜蓿这一看似平凡的植物,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生、社会的多重思考,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
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
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
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咏身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荅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詶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
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
访田悲洛下,寄宅忆山阴。
薄溜漫青石,横云架碧林。
坏檐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流散俱多故,忧伤并在今。
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