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薄(bēi báo)的意思:形容心胸狭窄,品性低下,没有气度。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改观(gǎi guān)的意思:改变现状,使得情况变得更好。
挥戈(huī gē)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静业(jìng yè)的意思:安静地从事自己的事业,不受外界干扰。
经涉(jīng shè)的意思: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经验丰富。
沮漳(jǔ zh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破败、凋敝的样子。
寇烽(kòu fēng)的意思:指敌人烽火战争的烽烟,比喻战乱、动荡的局势。
楼居(lóu jū)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住宅,比喻高处居住或地位高。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叶(qiū yè)的意思:指人的离去或事物的消散,比喻人世间的短暂和无常。
渠堑(qú qiàn)的意思:比喻人才的高低或道德品质的高下。
设险(shè xiǎn)的意思:设立陷阱或障碍物来阻止或陷害他人。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炎夏(yán xià)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季。
遗搆(yí gòu)的意思:指事物残缺、缺陷。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沾浃(zhān jiā)的意思:指受到润泽、滋润,形容得到恩惠或帮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高楼之上,与星辰相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远。诗中提到的“楼居二十载”,展现了诗人长期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气与星辰接”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宇宙的紧密联系,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星辰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今来沮漳澨,遗构因嶪”则描述了诗人来到新的地点,发现古老的建筑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让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设险信改观,渠堑而传堞”通过描绘险峻的地势和蜿蜒的水道,展现了诗人对地理环境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
“挥戈感天地,刺石厉恇怯”运用了挥动长戈、刺石以壮胆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枕戟在炎夏,寒序遂经涉”通过对比炎夏与寒冷季节的体验,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苦与坚韧,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橹盾久托栖,霜露或沾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日常细节,通过橹盾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与坚持,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找到栖息之所。
“寇烽夕千里,想作云梦猎”通过想象千里之外的烽火连天,以及云梦泽的狩猎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由、冒险的向往。
“莽莽虎豺忧,振之若秋叶”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威胁时的忧虑,但同时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如同秋叶般轻盈地应对。
“明发慰自兹,一月而三捷”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忧虑,但诗人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着一个月内能取得三次胜利,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