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起(bìng qǐ)的意思:指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胡髯(hú rán)的意思:指胡子茂密、长而浓密的样子。
嘉会(jiā huì)的意思:指喜庆的集会或盛大的聚会。
茅柴(máo chái)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咏怀(yǒng huái)的意思:怀念、追念过去的事物或人物。
玉阶(yù jiē)的意思:指皇帝的居所,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三月十九日》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战乱与个人困厄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干戈荏苒掩茅柴,此日胡髯坠玉阶”以“干戈”象征战争,描述了战乱不断,岁月流逝,连简陋的茅屋也被战争的阴影笼罩,而“胡髯坠玉阶”则可能暗喻着统治者的倒台或权力更迭,形象地展现了动荡的时代背景。
颔联“杜宇十年悲故国,杨花三月满秦淮”运用典故和自然景象,通过杜宇(即杜鹃鸟)的哀鸣和三月飘落的杨花,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杜宇常被视为忠贞之鸟,其啼声凄厉,象征着诗人对失去的家园的哀悼;而杨花随风飘散,满布秦淮河畔,则寓含着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惋惜。
颈联“愁中草色淹高枕,病起江春入咏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在愁苦中,诗人望着窗外的草色,似乎连枕头都被忧愁淹没;从病中恢复,春天的江水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能以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尾联“闻道新亭有嘉会,几人洒泪向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聚会的向往,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新亭嘉会,本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畅谈的场景,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寄托乡愁和对相聚不易的感慨。几人洒泪向天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处异乡,难以与亲朋好友团聚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代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相聚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林纪游次孙琴西观察韵
朝踏山翠夜湖月,借得行云三只袜。
袜敝可以狮子呼,招邀更赴云林娱。
路入云林尘念绝,世事佛云不可说。
蛮山奔走年复年,西湖一卧宁非缘。
肯以东施比如玉,西子西湖看不足。
亭下泠泠鸣冷泉,入听何必非管弦。
洞访纯阳共一哂,倒出石林垂玉笋。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二
去年肺热苦吟呻,今年耳聋百不闻。
吾生卅六未全老,蒲柳已与西风邻。
念我识字殊珍少,浅思讵足燔精神。
忽忆轩颉初考文,群鬼啼夜天裂晨。
斯高扬马并奸怪,召陵祭酒尤绝伦。
段生晚出吾最许,势与二徐争嶙峋。
惜哉数子琢肝肾,凿破醇古趋嚣嚚。
书史不是养生物,雕镵例少牢强身。
我今日饮婆娑尚不乐,嗟尔皓首鱼虫人。
双杏行
园中有双杏,烂漫若朝霞。
狂风西北来,币地飞黄沙。
晨起开竹扉,私忧花尽落。
残红虽满园,高枝犹灼灼。
嗟彼堕地花,无风亦脱树。
卓哉此数枝,风吹仍如故。
微物有美恶,君子当何如。
飘风不终朝,吾慎葆其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