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丰城知不远,更携雄剑问张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都郡(dōu jùn)的意思:都郡是一个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代表着政权的中心。成语“都郡”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热闹,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洪都(hóng dōu)的意思:洪都是指繁华热闹的都市,也表示一个地方繁荣昌盛、人口众多。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襟带(jīn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为人正直、廉洁,不受贪欲和外界诱惑的影响。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鸣钟(míng zhō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激昂,如钟声鸣响一般。
彭蠡(péng lǐ)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无度的样子。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霞楼(xiá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也用来形容景色美丽的楼阁。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昌郡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底蕴。首句“江湖襟带洪都郡”,以江湖之广阔衬托出南昌郡的地理位置重要,犹如襟带般连接着四方。接着“食鼎鸣钟几万家”一句,生动展现了南昌郡繁华的市井生活,食鼎鸣钟象征着百姓生活的富足与热闹。
“彭蠡涛声摇铁柱,匡庐晴色映龙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彭蠡湖的涛声与铁柱相呼应,匡庐(庐山)在晴朗天气下映照在沙地上,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云霞楼阁今犹壮,宾主东南昔共誇”则表达了对南昌郡过去辉煌的追忆与赞叹,云霞般的楼阁至今仍显壮丽,曾经宾主间的盛赞依然回响在东南方。
最后,“遥望丰城知不远,更携雄剑问张华”以丰城(古代著名的宝剑产地)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张华的敬仰,并希望借此探寻更多关于南昌郡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精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南昌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池上篇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小园
谁为闲愁拨不开,小园也复有池台。
清泉白石皆吾友,绿李黄梅尽手栽。
冲雨茭鸡时上下,近人栗鼠不惊猜。
自怜两屦犹轻捷,不待儿扶日日来。
沁园春·其一观竞渡
画鹢凌风,红旗翻雪,灵鼍震雷。
叹沈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哀。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空江上,但烟波渺渺,岁月洄洄。持杯。西眺徘徊。
些千载忠魂来不来。
谩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
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
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