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舟 □□□读 中 兴 碑 宋 /赵 楷 西 风 吹 岸 着 浯 溪 ,玉 洁 摩 空 十 丈 碑 。不 □开 元 久 培 植 ,可 能 灵 武 善 扶 持 。斯 文 未 泯 今 □□,盛 德 之 兴 彼 一 时 。崖 下 漫 郎 应 在 否 ,□□流 涕 手 题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开元(kāi yuán)的意思:开始,创立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灵武(líng wǔ)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机智聪慧的能力。
流涕(liú tì)的意思:流泪哭泣。
漫郎(màn láng)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轻浮、漫不经心,缺乏责任感和认真态度。
培植(péi zhí)的意思:培养和发展
盛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德行高尚、品德优良。
手题(shǒu tí)的意思:手写的题目或手抄的文章。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浯溪(wú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玉洁(yù jié)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 翻译
- 秋风拂过浯溪岸边,洁白如玉的石碑高耸入云。
它并非自开元盛世起就被精心培育,而是灵武之地的庇佑之力。
如今文脉未绝,盛德之光曾在那时绽放。
崖下的漫郎是否还在?他或许会含泪亲手题写诗篇。
- 注释
- 浯溪:地名,位于湖南永州,以浯溪碑林闻名。
玉洁:形容石碑洁白如玉,纯洁无瑕。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象征盛世。
灵武: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对文化有深厚影响的地方。
斯文:指文人墨客,也代表文化和学术传承。
漫郎:可能是诗人的别称或暗指某位文人。
流涕:流泪,表达情感强烈或哀伤的情绪。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楷所作的《舟过浯溪读中兴碑》,通过对浯溪石碑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与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句"西风吹岸著浯溪,玉洁摩空十丈碑",描绘了秋风拂过浯溪,高耸入云的洁白石碑映入眼帘,画面生动,富有诗意,体现了碑石的雄伟和清峻。
"不□开元久培植,可能灵武善扶持",这里暗示了石碑的历史渊源,推测其在开元盛世时期就已经被精心培育,而后来在灵武(唐代西北重镇)时期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支持。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文化延续的敬意。
"斯文未泯今犹在,盛德之兴彼一时",诗人感慨虽然时代变迁,但文脉犹存,盛德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
最后一句"崖下漫郎应在否,摩挲流涕手题诗",诗人想象当年的漫郎(可能是对某位文人的尊称)是否曾在此驻足,感叹之余,自己也忍不住摩挲石碑,感怀涕零,写下诗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追思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沉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碑为线索,通过时空交错,抒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定国见寄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