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脱帽:摘下帽子。
风檐:屋檐下的风口。
晚吹:傍晚的微风。
催诗:激发诗思。
急雨:快速落下的雨水。
轻雷:轻微的雷声。
祗应:只因。
荷气:荷花的香气。
薰人醉:使人陶醉。
不用:无需。
轮囷:形容器皿大而弯曲的样子。
象鼻杯:古代的一种大腹细颈的酒杯。
- 翻译
- 在风檐下摘下帽子迎接傍晚的微风,急雨催促着诗兴,轻雷唤醒了沉睡的心灵。
只有荷花的香气能使人陶醉,无需用大腹便便的象鼻杯来饮酒。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技巧的中国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雨中听音写作的愉悦心情。
首句“脱帽风檐迎晚吹”,画面生动,诗人轻松地摘下帽子,在屋檐下感受着晚来的凉风。这里不仅描绘了景,也透露出了诗人的放松心态。
接着,“催诗急雨唤轻雷”一句,则将听雨写作的情形生动展现出来。急促的雨声和偶尔的雷鸣,似乎在激励着诗人创作,字里行间充满了活力。
第三句“祗应荷气薰人醉”,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精灵与花香相吸引人的意象,形容诗人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如同沉浸在醉酒之中。这里既描绘了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最后,“不用轮囷象鼻杯”一句,则是对古代文人用来鉴赏和品味茶香的工具——“轮囷象鼻杯”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抒发。诗人似乎在说,他已无需借助这些器具去欣赏自然,因为他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听雨、写作、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操和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东山大乘寺
奔逸高真避秦侣,远入闽山岂惟楚。
落花流水来何处,遂鹿人从石门路。
遂造洞门谁得知,鸡黍生涯贯今古。
樵客见留何事去,分合随缘落尘土。
回头已在尘劳中,手把榴花如寐寤。
紫玄素抱超然情,到此令人心骨清。
閒跂长林跨深壑,遥见猿鹤来相迎。
灵源为我写幽思,但闻历历朱弦鸣。
狮子峰前狐退藏,当泯顽空还混茫。
龙首涧边云并合,或作人间时雨行。
杜鹃有声山意真,杜鹃有花山色明。
偶逢奇石可且上,幸乘此兴聊飞觥。
顾语娉婷莫予翼,脚力犹争年少轻。
三杯通道聊自适,还被谷风吹复醒。
忽忽流光已云暮,红烛如林乐声举。
《游东山大乘寺》【宋·黄裳】奔逸高真避秦侣,远入闽山岂惟楚。落花流水来何处,遂鹿人从石门路。遂造洞门谁得知,鸡黍生涯贯今古。樵客见留何事去,分合随缘落尘土。回头已在尘劳中,手把榴花如寐寤。紫玄素抱超然情,到此令人心骨清。閒跂长林跨深壑,遥见猿鹤来相迎。灵源为我写幽思,但闻历历朱弦鸣。狮子峰前狐退藏,当泯顽空还混茫。龙首涧边云并合,或作人间时雨行。杜鹃有声山意真,杜鹃有花山色明。偶逢奇石可且上,幸乘此兴聊飞觥。顾语娉婷莫予翼,脚力犹争年少轻。三杯通道聊自适,还被谷风吹复醒。忽忽流光已云暮,红烛如林乐声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5767c698b8c7128596.html
圆石六题·其六招仙亭
仙人岂可招,固有招仙道。
钦信勿自欺,仁恕满中抱。
何惭紫芝翁,惠然及予坐。
众行示要路,群实指虚果。
脱落形数中,行在从所好。
踌躇即有碍,清樽急须倒。
天风欻尔动,相忘一何果。
几日当复来,斜阳满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