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尽此日欢,勿问食无糜。
女婴真大痴,奚事咄咄为。
宫袍况可典,讵至饿尔肌。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宫袍(gōng páo)的意思:指皇帝的龙袍,也用来比喻权贵显贵的衣着。
河柳(hé liǔ)的意思:河柳是指柳树生长在河边,形容人的性格柔和、温顺。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跨蹇(kuà jiǎn)的意思:跨蹇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行走困难、艰险险阻的情况。
柳绿(liǔ lǜ)的意思:形容柳树的叶子呈现出鲜绿的颜色,比喻事物新鲜、生机勃勃。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行迈(xíng mài)的意思:指行走、前进的步伐。
烟丝(yān sī)的意思:形容烟雾缭绕,烟气弥漫的样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的《杂诗二十二首》之二十一,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对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乌用叹寂寂”,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并暗示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淡然处之。接着,“呼童访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他呼唤仆人去寻找心中的思念之人或事物,展现了一种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跨蹇拟行迈,河柳绿烟丝”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景象,诗人骑着老马(蹇)准备远行,河边的柳树随风轻摆,仿佛绿烟缭绕,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也隐喻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且尽此日欢,勿问食无糜”则是对当下快乐的珍惜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人劝诫自己要享受眼前的欢乐,不必过于忧虑未来的温饱问题,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女婴真大痴,奚事咄咄为”中,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评价了一个无知或行为不当的女子,通过“大痴”和“咄咄为”(即无端责怪)的描述,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的愚昧和不理智行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批判精神。
最后,“宫袍况可典,讵至饿尔肌”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适度,即使拥有珍贵的衣物(宫袍),也不应为了满足虚荣而陷入贫困。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财富与尊严关系的思考,也蕴含了对节俭美德的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物质欲望的节制。
送君城西原,春水今凿冰。
两州灌瓜地,一往竟未能。
衡门闭青苔,欲语谁复应。
招邀西飞鸿,因得问寝兴。
向时金华翁,与君尝伏膺。
清谈尚尊俎,高标忽丘陵。
梁木果尔摧,天理安可凭。
吾侪鬼揶揄,可但世所憎。
霜风拉枯桑,嘱君护茵凭。
我病比复加,日饭那得升。
残年卧闾巷,盛事望友朋。
得见君奋飞,吾甘老薪蒸。
召杜久不作,公来甫期年。
吾民亦何负,今公返三川。
王命不可稽,无由挽公船。
累累婴儿啼,政复来道边。
惊鸿未安集,叹息渠可怜。
公才岷峨秀,风度晋魏前。
宜方次公驾,可拍叔度肩。
兹行去中都,江月六上弦。
虽云诸侯师,我意终欿然。
孝友当处中,此翁那戍边。
落日照归旌,春江动离筵。
饯公野王筝,老泪如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