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泛舟(fàn zhōu)的意思:指乘船在水面上自由行驶,泛指自由自在地行动。
国珍(guó zhēn)的意思:指国家的珍宝,国家的宝贵财富。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畿服(jī fú)的意思:指人们对君主的尊敬和顺从。
里役(lǐ yì)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工作中承担繁重的家务或工作任务。
流民(liú mín)的意思: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行箧(xíng qiè)的意思:行李箱,指随身携带的行李或物品。
瑶琨(yáo kūn)的意思:指玉器上的装饰品,也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江边问路的情景,展现了其为王事奔波的艰辛与忠诚。首句“之子从王事”,点明了人物身份及行动目的,即为了公事而远行。接着,“秋江晓问津”一句,通过季节、时间与地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孤独的氛围,仿佛在清晨的秋江边,一位官员正独自寻觅渡口,踏上未知的旅程。
“泛舟千里役,行箧一官贫。”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官员的境遇。他独自一人乘舟远行,肩负着千里之外的公务,而随身携带的仅有一件行囊,暗示着他的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官员的勤勉与奉献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官员在为国效力时所面临的物质条件艰苦的现实。
“淮海雄畿服,瑶琨贡国珍。”这两句转而赞美官员所服务地区的富饶与繁荣。淮海地区作为国家的重要区域,不仅服膺于中央的统治,还贡献着珍贵的自然资源,如瑶琨(一种美玉),这既是对官员所在地区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官员能够服务于如此富庶之地的赞誉。
最后,“圣明如有问,正可绘流民。”这一句表达了对官员的期待与希望。在圣明的君主询问之时,官员可以描绘流民的生活状况,既体现了官员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也暗示了其在处理政务时可能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的忠诚、勤勉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