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黄 哺 歌 宋 /徐 照 唐 翁 钓 鱼 至 黄 哺 ,不 得 鱼 儿 得 鱼 母 。廿 里 返 家 急 烹 煮 ,鱼 能 脱 命 刀 与 砧 。掉 入 碧 浔 千 尺 深 ,半 无 鳞 鬣 眼 血 侵 。黄 哺 黄 哺 又 有 一 渔 父 ,鱼 兮 鱼 兮 复 遭 祸 。为 鱼 犹 或 为 儿 苦 ,死 兮 生 兮 不 离 儿 处 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浔(bì xún)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美丽而清新。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鳞鬣(lín liè)的意思:形容鳞片和甲壳的密布。
烹煮(pēng zhǔ)的意思:烹煮是指烹调食物的过程,也可引申为处理事情的方法和过程。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脱命(tuō mìng)的意思:指丧命,死亡。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遭祸(zāo huò)的意思:遭受不幸或灾祸。
- 注释
- 黄哺:地名,可能指黄哺溪。
烹煮:烧煮食物。
碧浔:清澈的溪边。
鳞鬣:鱼的鳞片和鳍。
渔父:渔夫。
祸:不幸的事情。
儿苦:孩子的痛苦。
- 翻译
- 唐代老翁垂钓至黄哺溪边,虽然没有钓到鱼,却意外捕获了鱼的母亲。
他急忙赶回家,赶紧烹煮这条鱼,但它逃脱了刀与砧板的命运。
它掉入深深的碧绿溪底,身上几乎无鳞无鳍,眼睛里满是鲜血。
又有位渔夫来到黄哺溪,可怜的鱼啊,又一次遭遇不幸。
即使是鱼,也可能承受着和孩子一样的痛苦,无论生死,都离不开孩子的身边。
- 鉴赏
这首宋诗《黄哺歌》是徐照所作,以钓鱼为引,寓言深刻。诗中描述了唐翁垂钓黄哺(可能是一种鱼名),虽未捕获大鱼,却意外捞得鱼母,反映出世间事往往出人意料。接着写唐翁急切烹煮鱼母,暗示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鱼儿虽逃脱刀砧之危,却又落入更深的困境,象征着无论何时何地,苦难可能接踵而至。
诗人通过“黄哺黄哺又有一渔父”进一步深化主题,将鱼的命运轮回扩展到另一位渔夫身上,鱼儿的不幸似乎永无止境。最后两句“为鱼犹或为儿苦,死兮生兮不离儿处所”,揭示出无论生与死,鱼儿始终与儿(或许指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寓意人生的苦难和循环。
整体来看,《黄哺歌》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间苦难的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