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前人果州灵泉寺留题二首·其一》
《奉和前人果州灵泉寺留题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胜处多应梵宫豸衣人偶花骢

背时笋蕨从僧献,脱俗弦歌任鸟供。

泉脉透来苍石裂,山腰封断白云重。

闲哦百丈飞涛句,不觉声摩万仞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背时(bèi shí)的意思:违背时代潮流、不合时宜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花骢(huā cōng)的意思:形容马匹色彩艳丽、毛发光泽好的样子。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人偶(rén ǒu)的意思:指人被他人操纵或摆布,失去自主能力,成为像傀儡一样的存在。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胜处(shèng chù)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获得胜利或优势的位置或状态。

笋蕨(sǔn jué)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途。

脱俗(tuō sú)的意思: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高尚纯洁的境界。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腰封(yāo fēng)的意思:指官员或士人的腰带,比喻受到封赏的高官厚禄。

豸衣(zhì y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外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泉寺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景观。

首联“胜处多应著梵宫,豸衣人偶驻花骢。”开篇即点出灵泉寺位于风景绝佳之处,梵宫庄严,吸引着来访者停下脚步,仿佛连衣裳上的獬豸纹样都为这美景所吸引,停驻在花丛中。

颔联“背时笋蕨从僧献,脱俗弦歌任鸟供。”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象。僧人们献上新鲜的竹笋蕨菜,与世俗相隔,而悠扬的琴声则由鸟儿们自由地传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泉脉透来苍石裂,山腰封断白云重。”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泉水从岩石间渗透而出,山腰被厚重的云层覆盖,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凸显了灵泉寺所在之地的自然之美。

尾联“闲哦百丈飞涛句,不觉声摩万仞空。”诗人在此静心吟诵着关于瀑布飞流的诗句,不知不觉中,那声音仿佛穿透了万仞之高的虚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夹山漾

礌砢经岘首,窈窕穷湖甸。

穿浦荡层云,望山成九面,潋滟游将穷,孤光开匹练。

和风衣带缓,击汰水波溅。

轻桡戛蒲群,欹侧信回转。

日晚岩更青,洲长树逾茜。

松篁交晻霭,林屋时隐见。

搴芳兴屡延,怡目辄难遍。

当为汗漫游,枕漱从所便。

(0)

怀浮山诗寄药公

我闻浮渡山,好峰七十二。

崱屴排空冥,窈窕凿深翠。

石洞穷雕镌,森然百物备。

窟龙自雷雨,山鬼栖薜荔。

岩高倒景明,下见浮云坠。

出没随江烟,虚无不在地。

奥区为谁造,灵迹此中閟。

中有冥心人,高言越世事。

抉剔开混茫,乾坤受轩轾。

我性癖兵壑,驰情有真寄。

行将策杖游,餐霞破憔悴。

(0)

病中书怀

秋色淹高枕,萧疏镇日闲。

官贫人不问,性冷病相关。

深雨成空谷,虚亭对远山。

岩峦时入梦,适兴一跻攀。

(0)

西泠展墓·其一

三尺蓬科几树梅,梅根碧血总成苔。

春山雨露僧时到,画角昏黄鹤一来。

入梦有人迷北海,招魂无地哭西台。

鸱夷未化钱塘水,莫怪潮声夜夜雷。

(0)

舟中晚晴

霖铃歌遍湿金徽,倚棹初迎翠影微。

喜近月轮添暮色,还占风角问朝晖。

黏云修尾垂垂下,贴水轻翎款款飞。

见说江天方晚照,沙边重理绿蓑衣。

(0)

寒女叹·其二

镫火半明灭,停梭闻叹声。

谁知蓬鬓影,旧日亦倾城。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