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焚草(fén cǎo)的意思:焚草意指烧毁草木,形容决心毁灭一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鸲鹆(qú yù)的意思:形容人们互相模仿或相互学习的情况。
过端(guò duān)的意思:过分、过度
记说(jì shuō)的意思:记住并传达要说的话。
蒯缑(kuǎi gōu)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殊恩(shū ēn)的意思:特殊的恩情、特别的恩德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春风,形容春天的和煦气候。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应诏(yìng zhào)的意思:接受皇帝的命令或召唤。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十二旒(shí èr liú)的意思:指君主的十二个儿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过崧台感旧(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和情感的深切回忆与感慨。
首联“趋庭记说崧台事,应诏曾瞻十二旒”,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宫廷中接受诏令,瞻仰皇帝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回忆。
颔联“焚草再陈忧国疏,吟诗多上阅江楼”,描述了诗人两次上书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多次登高远眺江景的情景,展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自然美景的双重情怀。
颈联“手存旧泽惟鸲鹆,心有殊恩但蒯缑”,通过“鸲鹆”和“蒯缑”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恩泽的怀念和对某些特定人物或事件的感激之情。
尾联“谁念夕阳风在树,有人持钵过端州”,以夕阳下的景象为背景,借他人过路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