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松 柄 宋 /释 宇 昭 涧 底 分 贞 干 ,宁 将 尘 尾 同 。坐 间 长 滴 翠 ,话 次 忽 生 风 。影 落 孤 灯 外 ,声 寒 静 室 中 ,有 谁 知 此 意 ,林 下 石 丛 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滴翠(dī cuì)的意思:形容绿色鲜艳、如珠玉般美丽。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话次(huà cì)的意思:指言辞次第,说话的顺序和先后。
静室(jìng shì)的意思:指安静的房间或屋子,也用来形容心境宁静、思绪平和。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室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贞干(zhēn gà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坚守正道,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松柄》,是宋代僧人释宇昭的作品。诗人以松柄为题材,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在静谧环境中的独特韵味。
首句“涧底分贞干”,描绘了松树扎根于涧底,象征着其坚贞不移的本性,即使身处艰难环境也能保持高洁。次句“宁将麈尾同”,以麈尾(古人拂尘,常用于书斋清谈)来对比,强调松树的独立与超凡。
“坐闲长滴翠”写出了松树在静寂中滴水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增添了诗意的动态感。“话次忽生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影响力,即使微风吹过,也能引发一阵阵清凉。
“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两句,通过光影和声音的描绘,渲染出松树在静室中的孤独而深沉的形象,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后,“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精神的深深敬仰,以及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欣赏这份隐逸而坚韧的情怀。整首诗以松柄为载体,寓言了人应如松一般坚守节操,耐得住寂寞,不求人知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作放歌行七章遣醉·其五
铁笔不市董氏狐,龙门通腹文章儒。
消磨万古祇日月,地随天运成名都。
凤凰鸺鹠有凶吉,孔雀独飞眇俦匹。
东家大姑珠翠头,贩妇竿挑一裈虱。
富贵如火贫贱灰,妓魂夜语铜雀台。
酒酣不照始皇镜,阿瞒空有天人才。
琼浆灌老漆园菌,当路谁思墨蒙膑?
哀哉黄雀网中窘,尚剔纤毛怨风紧。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二十七
邵洪古邮驿,庭树阴颇浓。
憩午具樽酒,絮碎陈瓜葱。
薄酣面坰野,枯草无春冬。
燕雀侧饥羽,下上声喁喁。
风来极纡郁,热垢相和融。
村民集耆妇,蹙頞鲜悦容。
一春断膏雨,有力难播舂。
昨夜占毕星,月角光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