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酌洞口》
《酌洞口》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华阳洞前秋如霰,华阳洞里光走电

闻道寒云深复深,石壁一窍细如线。

吾来大叫石壁开,绿眼仙人相见

留之三日出门,咽尽桃花千万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大叫(dà jiào)的意思:指大声呼喊或高声叫喊。

前秋(qián qiū)的意思:指初秋或秋季初期。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走电(zǒu diàn)的意思:指电流通过导线、电缆等传输的过程。

华阳洞(huá yáng d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深沉,内心世界丰富,不易被外界所触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阳洞的神秘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深切感受。首句“华阳洞前秋如霰”,以秋天的细雨比喻洞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华阳洞里光走电”一句,通过闪电的比喻,展现了洞内光线的强烈与快速变化,暗示洞内环境的奇特和不可预测性。

“闻道寒云深复深,石壁一窍细如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华阳洞的深度与狭窄,寒云象征着洞内的阴冷与幽深,而“石壁一窍细如线”则形象地表现了洞穴入口的细小与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吾来大叫石壁开”一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挑战,同时也预示了洞内可能隐藏的奇迹。随后,“绿眼仙人夜相见”一句,运用神话色彩,想象与仙人的邂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神秘感。

最后,“留之三日不出门,咽尽桃花千万片”两句,描述了诗人因被洞内美景所吸引,不愿离去的情景。他不仅长时间驻足,甚至将桃花视为珍馐,饱食之后,仿佛将整个春天都收入囊中,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极度热爱与沉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华阳洞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独特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览古

孝章宏器量,渊鉴殊朗朗。

为郎驱驷马,威仪人所仰。

路逢奇童子,一见惊倜傥。

载归与之言,初识乃不爽。

结为忘年交,升堂谊可想。

两孙定吴会,英豪多肮脏。

少府感昔情,致书意慨慷。

魏武岂燕昭,有求容过奖。

剧辛由赵来,乐毅自魏往。

都尉徵未至,太守命先丧。

匪爱实害之,览古为嗟怏。

(0)

千相寺

言入翠微峰,遂造初禅地。

山深无不佳,草庐亦可憩。

幽芳吐瓶花,古篆消香穗。

指挥开窗户,飒然清风至。

万景纷向参,一惟领以意。

(0)

山中

骋怀命笋舆,点笔倚云峤。

石白无俗韵,松苍有古貌。

春深峰翠迟,风劲衣寒峭。

寥朗极遐观,籁奏苏门啸。

(0)

客中九日

年年九日家山好,此日凄凉客里过。

白首频搔嗟老矣,黄花未发奈迟何。

登临有景身难接,会遇无缘恨转多。

安得白衣来送酒,暂开怀抱一高歌。

(0)

集耕烟阁

小阁纵清欢,人都不著冠。

大巫诗胆壮,小阮酒肠宽。

竹露千竿响,松风一树寒。

夜红三见跋,宁惜斗阑干。

(0)

江门谒陈文恭公祠因访文恭服玩遗器各赋一首·其二玉台巾

玉台巾制已无存,湛子犹传葵笠尊。

有客切云冠奡兀,白头访古到江门。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