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房争自落,五粒未云多。
流珀疑朱血,含犀响玉珂。
八公(bā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贬低、轻视、不受重视。
辟谷(pì gǔ)的意思: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齿长(chǐ cháng)的意思:形容年纪大,牙齿长久不脱落。
从游(cóng yóu)的意思:指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分房(fēn fáng)的意思:指按照规定或约定,将房屋等分配给各方,使各方公平地分享。
鸾和(luán hé)的意思:指夫妻和睦、相亲相爱。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响玉(xiǎng y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的人,比喻有才德的人或忠诚可靠的朋友。
玉珂(yù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仪表出众。
诸子(zhū zǐ)的意思:指各种学派或学说。
这首诗《马牙松》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马牙松的独特形态与韵味。
首句“十八公诸子”以“公”字尊称,暗示马牙松为松树家族中的佼佼者,而“诸子”则点明其繁衍后代的特性。接着“其如齿长何”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马牙松的枝条比作人的牙齿,生动地描绘出其形态特征。
“分房争自落”描述了马牙松的枝条分叉生长,仿佛在争夺空间,自然地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而“五粒未云多”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马牙松果实虽小,却依然充满生机。
“流珀疑朱血”一句,运用比喻,将马牙松的果实比作流动的琥珀,又似红色的血液,形象地描绘了果实的颜色与质感。紧接着“含犀响玉珂”则进一步形容果实内部结构的精细与声音的悦耳,仿佛是玉石相击的声音,增添了诗歌的美感。
最后,“从游堪辟谷,安事嚼鸾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马牙松的赞美之情。他认为马牙松不仅可供观赏,还能作为食物,甚至具有辟谷养生的功效,无需再嚼食其他食物。这里“嚼鸾和”可能暗指某些传统养生方法或药物,进一步突出了马牙松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牙松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沙一片斜阳,军声吹得边愁破。
长旗月上,高城回望,层阴暗锁。
斑马萧萧,昏鸦暗暗,惊寒齐和。
纵蒲桃酒美,凄凉满耳,渐别泪、征袍涴。
休认芦洲宵过。想严更、戍楼星火。
江天霜白,孤舟那日,伤心尚可。
铁甲三年,铜钲五夜,枕兵谁卧。
怕家山梦远,西风残响,趁归鸿堕。
江影阔。孤帆卸天际,倦怀凄切。
晴树生秋,岸风送响,篷敲残叶。
山勒寒潮怒起,涌波心、千万堆雪。
者离别、一程程恨,去鸿愁说。日落征衫寒怯。
数归期、冰轮又缺。渍酒罗襟,缄诗瑶轴,馀香都歇。
瘦菊霜橙,怕客里、偏过登临佳节。暮笳咽。
沙影沈沈动月。
问萧条底事走天涯,席帽拂黄尘。
又当筵红烛,金尊中酒,惆怅逢春。
回首花幡彩胜,袅袅倚楼人。
一别高楼去,日日含颦。
况是物华轻换,望长安不见,宵梦难真。
便明年人面,双笑恐无因。
悔从前天寒罗袖,倚娇柔、只是少温存。
思今夕,掩盈盈泪,几处销魂。
镜掩虚尘,枕寒别泪,绮窗暗换春风。
悔翠眉轻别,花月匆匆。
问讯赵家姊妹,看拥髻、都是愁中。
双栖燕、雕梁在否,容易相逢。
重重故山望断,有一片飞云、曾度墙东。
想倚栏无语,玉袖啼红。
不分银笙吹冷,调怨曲、销损芳容。
春依旧,天涯断肠,人去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