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出人(chū rén)的意思:指出众、超群。形容某人的才华、能力或品德出众。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独闻(dú wén)的意思:只有自己听到,别人没有听到。
梵筵(fàn yán)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举行的盛大祭典或宴会。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霁天(jì tiān)的意思:指阴雨天气过后,天空放晴明亮的现象。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僧榻(sēng tà)的意思:指僧侣禅修的床榻,比喻人安闲自在、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事物。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惘然(w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失落、迷茫或困惑。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住处(zhù chù)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或位置。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初登西石兰若怀洽公》描绘了夏日雨后初晴,作者独自登上兰若(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兰若春归雨霁天”以春归和雨霁象征季节更替与宁静,烘托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次句“凌空台上独闻蝉”则通过蝉鸣,传达出孤独而静谧的寺中生活。
接下来,“岩扉碧藓凝僧榻,林径孤云宿梵筵”两句,细致描绘了寺庙环境,岩门上青苔斑驳,僧人的床榻显得古老而静寂,林间小径上孤云飘过,仿佛梵音缭绕。诗人借助“祗树阴阴啼野鸟,断钟杳杳出人烟”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和禅意,野鸟的啼声与远处断断续续的钟声交织,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
最后,“洽公住处今陈迹,日暮悬灯益惘然”表达了对故友洽公的怀念,曾经的居所如今已成遗迹,夕阳西下,寺内悬挂的灯火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凄迷,诗人不禁生出怀旧与惆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寺庙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