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牧笛(mù dí)的意思:指牧人吹奏的笛子,比喻对牧业或农业耕种等工作的熟悉和精通。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雨足(yǔ zú)的意思:形容雨水充足,下得很大。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祖翁(zǔ wēng)的意思:指祖辈或长辈的男性。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所作的《沩山水牯牛颂》。诗中通过对沩山水牯牛的描绘,展现了其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识得沩山牯,林閒任自然",表达了对这头牛在沩山林间自由自在生活的赞赏,它顺应自然,无拘无束。"身毛亦将白,鼻孔也曾穿",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描绘了牛的老态,但又不失其朴实无华的本色。
"牧笛斜阳里,閒情野水边",进一步描绘了牛在夕阳下悠然听笛,于河边漫步的场景,流露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闲适。最后两句"一犁微雨足,不负祖翁田",则传达出诗人对这头牛勤勉耕作,不辜负祖先土地的敬意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和淳朴自然的深深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章价人铜官感旧圆补
旌旗照水如火红,鼓声直挟江流东。
督师矫矫人中龙,马蹄欲踏吴门空。
三年坐待桑田变,试手韬钤万人羡。
纶巾儒服本风流,岂意虚摇憔荣扇。
兵家形势太无凭,咫尺江湖一掷轻。
国士恩深惭报称,天高不肯照精诚。
猩猩啼烟鬼啸雨,千载冤魂相唤语。
回首苍梧云正愁,孤臣欲作湘累死。
文藻江山已不存,何人偏解续招魂。
高唐置酒论畴昔,一蛇在野龙在门。
半壁功名何草草,健儿散尽遗民老。
岂知成败本由天,书生苦说封侯好。
月落潮平又一时,至今乌鹊尚南飞。
行人莫问当年事,乱后青山有是非。
《题章价人铜官感旧圆补》【清·李希圣】旌旗照水如火红,鼓声直挟江流东。督师矫矫人中龙,马蹄欲踏吴门空。三年坐待桑田变,试手韬钤万人羡。纶巾儒服本风流,岂意虚摇憔荣扇。兵家形势太无凭,咫尺江湖一掷轻。国士恩深惭报称,天高不肯照精诚。猩猩啼烟鬼啸雨,千载冤魂相唤语。回首苍梧云正愁,孤臣欲作湘累死。文藻江山已不存,何人偏解续招魂。高唐置酒论畴昔,一蛇在野龙在门。半壁功名何草草,健儿散尽遗民老。岂知成败本由天,书生苦说封侯好。月落潮平又一时,至今乌鹊尚南飞。行人莫问当年事,乱后青山有是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767c71e96a3ea81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