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槎枒(chá yá)的意思:形容船只在海上行驶时,像槎枒一样左右摇晃。
齿齿(chǐ chǐ)的意思:形容笑声连绵不断。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东里(dōng lǐ)的意思:指东方的地方或地点。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惠人(huì rén)的意思:指为人民谋福利,造福众人。
烈日(liè rì)的意思:指阳光强烈的夏日,也用来形容极度炎热的天气。
烈火(liè huǒ)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得很旺盛的火焰,也比喻炽热的情感或极其激烈的行动。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蔓延(màn yán)的意思:指事物扩散、传播得迅速广泛。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山骨(shān gǔ)的意思:山脉的骨架,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石齿(shí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牙齿坚硬如石头。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小丑(xiǎo chǒu)的意思:指行为愚蠢、可笑或滑稽的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朽株(xiǔ zhū)的意思:指朽木,比喻没有用的、不能挽救的人或事物。
炎炎(yán yá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炎热。也用来形容热闹、热烈的场面。
炎烈(yán liè)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炎热强烈。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瑶岭上的一片荒凉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隐喻社会的残酷与无情。首句“炎炎烈日山骨枯”以夏日酷热烘托出山体的干涸,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生命的凋零。接着“群凶膏地草不腴”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土地的荒芜,凶残的力量使得草木无法生长,生机全无。
“白石齿齿散满途,槎枒髑髅挂朽株”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散落的白石和悬挂的骷髅,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恐怖感,也象征着历史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去灵魂的哀叹,他们虽已死去,却仍未能觉悟,只能在地下承受着痛苦,成为蝼蚁的悲惨行径的见证。
“徒令人指古战场,道旁摩击还如故。”这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指出这里曾是战场,尽管时间流逝,但痕迹依旧可见,仿佛历史的伤痕永远无法抹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逝去生命的悼念。
最后,“从来小丑如莽榛,痛截根藤免蔓延。”诗人将矛头指向那些如同野草般滋生的小人,强调了清除邪恶的重要性,只有斩断根源,才能避免其继续蔓延,带来更大的祸害。
“始信萑苻用烈火,至今东里思惠人。”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认为使用强力手段(如烈火)来清除邪恶是必要的,而这种做法至今仍被怀念,因为它带来了和平与福祉。整首诗通过对瑶岭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战争、人性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苏君禹二首·其一
转蓬亦有根,飘飖随长风。
游子岂无家,卒岁歌途穷。
宛宛同心人,咫尺钱塘东。
眷言赠芳草,轩车若游龙。
朝驰武林驿,夕止禦儿宫。
八翼排金门,双钩气如虹。
而我独何为,一室长忡忡。
伤彼四愁咏,目送寥天鸿。
置酒篇
端居观大运,去日常苦多。
幸有盈尊酒,宾朋各来过。
佳人出后房,被服绮与罗。
纤腰斗妙舞,皓齿扬清歌。
轻飙荡浮云,华星烂明河。
好鸟鸣高枝,文鱼翔素波。
百年若朝露,白日驰山阿。
乐哉今日宴,不饮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