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朝采(cháo cǎi)的意思:朝代更迭,政权更替。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动息(dòng xī)的意思:停止活动或行动
浮岚(fú lán)的意思:指虚幻的景象或幻觉。
皋兰(gāo lán)的意思:指高山和广阔的平原,用来形容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
和煦(hé xù)的意思:温暖和煦的气候,形容天气宜人,暖和舒适。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结构(jié gòu)的意思:
[释义]
(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构成]
并列式:结+构
[例句]
文章结构合理。(作主语)
[同义]
构造静观(jìng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做出判断或行动。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条畅(dí dà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流畅、通顺。
无象(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没有模样。形容事物没有明确的形状或形态。
无得(wú de)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不能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游鳞(yóu lín)的意思:形容鱼游动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密集而活跃的景象。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翠屏山房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房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首句“结构依茂林,开轩面青嶂”描绘了山房建筑依托茂密的树林,窗户面向青翠的山峰,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浮岚变朝采,宿雨经池上”两句,通过晨雾和夜雨的交替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动态美。
“春阳正和煦,生意日条畅”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阳光的温暖与万物生长的活力。接下来的几句“径草绿已繁,皋兰叶初放”,通过绿草和兰花的生长,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脩翰摩烟霄,游鳞泳清涨”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笔墨与鱼儿置于空中与水中,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灵动。最后,“动息皆自然,至理妙无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认为一切变化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
“遗纷便静观,寂寞谐所尚”则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偃仰丘壑间,中情无得丧”更是点明了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房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天寒食书事
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
晓林花落雨,寒谷鸟啼风。
故里芳洲外,残春甸服中。
谁知独西去,步步泣途穷。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
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
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
前期迢遰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