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中秋夜即事》
《清平乐.中秋夜即事》全文
清 / 汪东   形式: 词

绤衣才换。不觉秋半摇落梧桐三四片。

依旧绿阴庭院月光初上林梢。骤惊风雨萧寥

秉烛元非游宴,未嫌负却良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林梢(lín shāo)的意思:指树木的顶端或高处。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萧寥(x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没有人气。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鉴赏

这首《清平乐·中秋夜即事》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所作,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情景。词人穿着粗布衣服,感受到季节的转换,凉意渐浓,但并未察觉已过半秋。他注意到院中梧桐树开始落叶,尽管如此,绿色的庭院依然保持着生机。月光初升,照亮了林梢,然而此时的氛围却因风雨突至而显得萧瑟。

词人手执烛火,并非为了游玩或宴饮,反而觉得辜负了这美好的夜晚。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况味的感慨,以及对宁静夜晚的珍视。

作者介绍
汪东

汪东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许大初见赠二首·其一

相逢未觉道途难,把酒论诗数夕间。

磊落胸襟开古谊,从容色笑借和颜。

长年役役鱼千里,末俗悠悠虎九关。

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

(0)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二

笔法君追宝晋斋,禅机我愧老蒲鞋。

尝僚台阃相知旧,得友江山到处佳。

铁马尘高频极目,锦鳞音断岂忘怀。

亦思竹底陪溪逸,人品终疑未易侪。

(0)

再用雨不已韵答仁近

良苗所至已沈没,寄语云师盍少休。

暮境岂堪逢岁恶,腐儒可但为身忧。

败墙蛇出频穿户,湿柱蜗升欲上楼。

拟问邻酤破岑寂,督邮闻说酢如榴。

(0)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二

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

二千石滥知州事,三十年羞进士科。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

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

(0)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其四

生长西湖死葬湖,兴言舟子与农夫。

全家衣食凭摇橹,历世儿孙学荷锄。

布衲劣兼蓑笠有,齑汤恐并酱醯无。

金盘玉箸环歌舞,午鬨昏空一任渠。

(0)

九月八日宾旸携酒西斋晚登秀亭次前韵·其二

楚调悠然抑更扬,四愁平子五噫梁。

身同落叶常无定,□比寒花似较长。

但喜有乡频得醉,不知何药号为狂。

芬香臭腐俱尘土,莫问桑田与海洋。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