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林梢(lín shāo)的意思:指树木的顶端或高处。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萧寥(x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没有人气。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 鉴赏
这首《清平乐·中秋夜即事》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所作,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情景。词人穿着粗布衣服,感受到季节的转换,凉意渐浓,但并未察觉已过半秋。他注意到院中梧桐树开始落叶,尽管如此,绿色的庭院依然保持着生机。月光初升,照亮了林梢,然而此时的氛围却因风雨突至而显得萧瑟。
词人手执烛火,并非为了游玩或宴饮,反而觉得辜负了这美好的夜晚。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况味的感慨,以及对宁静夜晚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其四
生长西湖死葬湖,兴言舟子与农夫。
全家衣食凭摇橹,历世儿孙学荷锄。
布衲劣兼蓑笠有,齑汤恐并酱醯无。
金盘玉箸环歌舞,午鬨昏空一任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