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饱看(bǎo kàn)的意思:
尽量看。 元 耶律楚材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之二:“掀髯坐语閒临水,仰面徐行饱看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指望帮过了船边,细细饱看。谁知纔傍过去,便掩上舱门。”
碑版(bēi bǎn)的意思:指文章、作品等的水平或质量非常高,达到了极致的境地。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浮踪(fú z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行踪不定,难以捉摸。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回青(huí qīng)的意思:恢复青春,恢复活力
灵气(líng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灵动、活泼的气质和能量。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气郁(qì yù)的意思:指心情或情绪郁结不舒畅,积郁不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祠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以祭祀祖先为名义,实际上却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官员。
天回(tiān huí)的意思:指天地交替,昼夜循环的自然现象。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误我(wù wǒ)的意思:指因误会或错误的判断而冤枉、冒犯或伤害到自己。
仙都(xiān dōu)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美丽幽静的地方。
玉坛(yù tán)的意思:指皇帝举行祭天仪式时所使用的玉制坛台。也用于比喻非常庄严隆重的场合。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仙都白玉坛的向往与想象,以“望岳”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句“闻道仙都白玉坛”,开篇即点出所向往之地的神秘与神圣,白玉坛作为仙境的象征,引发了读者对美好境界的遐想。接下来,“东来灵气郁瓒岏”一句,通过“东来”的灵气,强调了白玉坛所在之地的灵秀之气,以及它与东方神秘力量的联系,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天回青眼三千里,路上云霄五十盘”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通往白玉坛之路的遥远与险峻。天回青眼,既指天空的广阔,也暗含道路的蜿蜒曲折;五十盘的云霄之路,则形象地展示了攀登过程的艰难与壮丽,同时也暗示了到达仙境的不易。
“终古儿孙朝岱帝,当年碑版肃祠官”两句,转而从历史的角度,赞美了白玉坛作为朝圣之地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终古儿孙的朝拜,体现了人们对仙山的崇敬之情;当年碑版肃祠官,则强调了白玉坛在古代宗教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
最后,“浮踪误我登临约,苍翠何时得饱看?”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亲临仙境而产生的遗憾与期待。浮踪误我,意味着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实现登临的愿望;何时得饱看,则表达了诗人对有机会亲眼目睹仙境美景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玉坛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与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执着与深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