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草(chuán cǎo)的意思:传递消息、传播谣言
稻田(dào tián)的意思:比喻人们辛勤耕种、努力工作的地方。
古先(gǔ xiān)的意思:古代的先人,指古代的人们。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枯松(kū sōng)的意思:指树木干枯、没有生机,比喻人缺乏活力和朝气。
莲台(lián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位置、地位或身份。
深虚(shēn xū)的意思:指言辞深奥、虚幻,不可捉摸。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一茎(yī jīng)的意思:指一根植物的茎,形容事物的数量极少。
赞佛(zàn fó)的意思:赞美佛陀或佛教的教义和价值观
丈六(zhàng liù)的意思:形容物体高大、威严。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古先生(gǔ xiān shēng)的意思:指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有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夏时节与亲戚一同游览禅林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和作者的内心感悟。
首联“丈六空传草一茎,莲台肃肃古先生”以夸张的手法,将禅林中的景象与古代高僧的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丈六,可能象征着高僧的威严与智慧;草一茎,可能是对修行中细微事物的关注,也暗喻着佛法的博大精深。莲台肃肃,既指禅林环境的清静,也隐含着对佛法纯洁与神圣的敬仰。
颔联“夜深虚阁听龙语,世远枯松赞佛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夜深时分,作者在空旷的阁楼中倾听仿佛来自龙的言语,这既是对自然界的奇妙想象,也是对佛法深奥哲理的领悟。同时,远处的枯松在风中摇曳,似乎在为佛名唱颂,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佛法的永恒与不朽。
颈联“蒲榻参来知行浅,稻田栽就觉身轻”则转而描写作者在禅修过程中的内心体验。蒲榻,即蒲草制成的坐垫,常用于禅修时使用。作者通过参悟,认识到自己的修行之路还很漫长,但同时也感到心灵的轻盈与自在。稻田栽就,则可能象征着作者在修行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如同稻田经过耕耘后收获的喜悦。
尾联“等閒法法都如梦,眼底何劳觅化城”总结了作者的感悟。他认为,所有的佛法修行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不真实,因此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就或目标(化城,佛教中比喻通往解脱的途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修行本质的洞察,即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自我超越,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或形式上的仪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在禅林修行中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法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金山
屹然山立枕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
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
盐池十八韵
极望似江沱,漫漫起素波。
两池泉不竭,万古利还多。
场吏输年额,畦丁奉月课。
收时车并载,种处地先磨。
碎颗珠淩乱,乾声玉切瑳。
岸平开雪苑,渠渗坼银河。
众鹄齐翔舞,群羊自寝讹。
本源皆潟卤,异端亦咸鹾。
沫讶浮鸥鹭,津堪渍蚌螺。
煮劳轻渤澥,煎苦笑牂牁。
雨打重归水,庵盛更覆蓑。
盬风吹作片,烈日晒成垛。
海末知难及,蕃青的不过。
惠人餐罔阙,均□赋无颇。
涿鹿城虽近,蚩尤血若何。
有时红烂漫,是处白嵯峨。
润下终资国,灵长任酌蠡。
江梅须待我,金鼎始能和。